在中国投资的十大陷阱
文/古风
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经常遇到各种陷阱,许多投资者往往是人财两空。前湖南省副省长于幼军有句名言:官员们在招商引资时装孙子,而且还甘当“三陪”(陪吃、陪喝、陪玩) ,当外资引进后,官员们就开始装大爷,外商(伤)就会被打成内商(伤),內商(伤) 就会被打成重伤。于幼军的这句名言充分反映了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真实状况。以下是中国政府招商引资的十大陷阱:
1. 民企设立党组织陷阱
2018年11月,中共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其中包括民营企业、外企等在内的所有企业以及其他行政和社会组织、社区、学校、科研院所、军队等基层组织设立“党支部”的规定。
据报道,截止2019年12月,中国的民营企业超过3,2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7,600万户。按照该工作条例规定,凡是有固定经营场所,人员在3人以上的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 都必须要建立党组织。截止2020年10月,中国民企(包外资企业) 的党组织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
中共在民企设立党组织的目的就是为民企国有化作准备。此举比当年委內瑞拉把私企变国企的手段更加高明,委內瑞拉是直接征用或兼并,而中共是先在企业设立党支部,后派中共官员进驻企业担任党支部或党委书记、公司董事局顾问等职务,对企业实行先摸底后掌控,优质民企最终都要被国有化。
2. 官员换届陷阱
在中共治下的中国,往往是新官不理旧帐,一任父母官一个新主张。每当官员换届时,就要对产业发展定位作出重大调整,这对投资者来说就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例如:2013年,中共在全国推行网络经济,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大批网络金融企业应用而生。当年某美国上市公司在河南某市投入巨资与政府合作建家居采购总部基地(线上线下模式) ,当该企业投资近3亿元将产品展馆建好时,该市的市委书记就被换人,
新市委书记到任后,他认为前任市委书记建家居采购总部基地的决定是错误的。于是,他当即废除与企业的合作协议,导致该项目直接破产。事后,一切损失都由企业承担。这种案例在中国不在少数。
3. 政府强征强拆陷阱
在中国,政府对企业或个人实施强征强拆的案例是不胜枚举。2015年,有一位加拿大华侨在天津买了上千亩土地准备建物流园(土地为工业用地),当物流园刚动工不久,当地某房地产开发商便看上了该地段。当地政府为了将这块土地卖个好价钱(商业用地比工业用地的价格贵10倍以上),便强行中止物流园项目的建设。
事后,当地政府只是将购地款原价退还给投资人,但其它损失一律不负责,导致该投资人直接损失5000多万元。后来投资人以政府违约为由准备去法院起诉,可当地法院根本就不受理。
4. 政府统计数字造假陷阱
在中国, GDP数字造假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年增长率,各地方政府往往都会要求企业配合政府虚报产值。例如:某公司当年实际销量为1亿元,政府可能会要求公司上报2亿元或3亿元,甚至更多。在产值统计过程中,政府要求企业法人必须在《企业产值申报表》上签名并加盖公司的公章。
对于企业来说,这就存在法律隐患。因为企业纳税与申报数字明显不符,政府需要企业配合造假时,他们会说这与漏报税收无关,可当政府要侵害企业财产时,公司每年填写的《企业产值申报表》就成了偷税漏税最有力的证据。
5. 人质外交陷阱
在中国,人质外交是屡见不鲜。2017年3月,中共为反对韩国政府同意安装美国“萨德”反导弹系统,官媒便煽动民众在全国抵制韩国乐天超市。中国乐天各地超市都被当地政府开罚单、被执法部门“重点关注”,其中国官方网站也遭到攻击而瘫痪,在的112家乐天玛特卖场全部遭到停业,后来被迫退出中国。
2021年3月,因中国与美欧关系紧张,中共为报复美欧等国,在官方媒体引导和策划下,在中国掀起一场抵制洋品牌运动。瑞典知名品牌H&M、美国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等一大批外国品牌在中
国市场都受到打击。一些所谓的爱国网民在H&M等分店外抗议,情绪激动,高呼抗议口号。甚至连港、台艺人也卷入这场抵制洋货运动,许多艺人被迫表态解除为这些品牌代言的合约。官媒指责外国部分品牌“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还称“中国网友愤怒了”,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感。
这种人质外交对投资者来说无疑致命的风险。如今中共在国际四面树敌,许多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往往都是躺着中枪。
6. 中共统战陷阱
中共窃国有三大杀手锏,即:枪杆子(暴力)、笔杆子(谎言) 、统战(利益诱惑) 。习近平执政后更是变本加利。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统战工作要面向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工作对象主要包括民营企业主要出资人、实际控制人,民营企业中持有股份的主要经营者,民营投资机构自然人大股东,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工商领域社会团体主要负责人,相关社会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民营中介机构主要合伙人,在内地投资的港澳工商界人士,有代表性的个体工商户。
对于外商投资者来说,要么与中共同流合污危害世界,要么退出中国,如果投资者既不配合中共统战,又不退出中国,其后果可能是人财两空。
7. 官员贪腐被查陷阱
在中国,无论办什么事都要讲人情关系,企业做得越大,靠山就要越大,若是没有靠山,企业办事是寸步难事。但一旦某个官员被查,就必然会牵扯出一大批行贿的投资者,而中共的纪检部门就会借机向投资者发难并实施敲榨,投资者若是不肯破财,就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投资者只能破财消灾。类似案例,几乎所有在中国的企业家都经历过。
8. 中共国家安全法陷阱
在中国,国安的权力大过天。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正式实施。从此以后,凡是在中国境内的港台及外国投资者都会受到重点监控,其邮件、微信,包括在境外的通讯软件都会受到监控,投资者的个人隐私及商业机密都会一览无遗地曝露
给中共,如果发现有人对中共或中共领导人不满的言论,其后果将会很严重。这对投资者来说,几乎是毫无安全感可言。
9. 军民融合陷阱
2017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按照该《意见》规定,凡是与军工需求对口的企业信息、人才、技术、设备设施等都是被融合对象。为此,凡是被中共看中的企业或个人就必须要服务中国军方,如果不配合就会麻烦不断。
10. 知识产权陷阱
强制技术转让是引发中美贸易战的重要因素。2019年5月,中共出台了《外商投资法》,外资企业普遍反映中共借助《外商投资法》强行要求外资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尽管中共对此不予承认,但事实却不容否认。
2019年4月,美国在华商会发布年度白皮书指出,美中两国如果要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贸易协议,就必须解决包括强制技术转让在内的”结构性问题”。可见,在中美贸易战中,减少贸易逆差并非美方唯一目的,这反映出美国政府官员对于中国的强制技术转让、歧视性经济政策和网络盗窃问题有多么重视。
总之,在中国投资,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正常的市场竞争,而是来自中国政府。中国是一个人治社会而非法制社会,其出台的各种法律都是为了维护中共专制统治,而不是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因此,投资者稍有不慎就要临各种投资陷阱,并落得人财两空。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