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20-05-07 / 441

拔罐\拔罐效果\拔罐好处\运动\止痛\ 疼痛\肌肉\ 瘀血

拔罐这项传统中医技艺  有着相当非凡的好处


在我们传统的中医中,拔罐这个技艺,已有数千年历史。前美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防护与体能训练负责人、运动防护系副教授苏.法松指出,虽然现代西方医学尚未研究出拔罐能起到作用的原因,但在实际治疗中看到,拔罐确实带来了舒缓肌筋膜疼痛、改善受伤部位循环和增加软组织的活动度的益处。

拔罐与拔罐的好处

在没有任何人向你解释的情况下,如果你只是看到拔罐后留下的印子,可能会以为病人接受了不适当的按摩导致哪里出了错。虽然皮肤上鲜明的紫色瘀血可能会吓跑医疗人员和外行人,不过这个东方的医疗技术可以有相当非凡的好处。

几乎所有用来处理软组织的治疗法,都是靠压力的原理来改变组织愈合中第一型与第三型胶原蛋白沉积的方式。例如徒手治疗是藉由压力来还原内脏的运动性和活动性,并且增加关节内液体以及深层筋膜内玻尿酸的黏弹性。

拔罐则完全不同。不像其他以压力为基础的手法,拔罐实际上是利用负压,将皮肤和软组织拉抬,进入塑胶制或玻璃制的罐状容器中——至少在罐体的中央。虽然在罐缘之下确实出现了压迫力,但在罐体中央下方产生的却是牵张力。

拔罐可以使用玻璃罐来操作,在罐内壁擦上酒精,再置入一颗点燃的酒精棉球为罐体加温,制造负压。或者,也可以使用塑胶罐搭配手动的抽气筒和罐顶的压力阀来拔罐,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在罐内创造负压。

拔罐的类型和机器有很多种。但它们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利用负压拉抬位于下方的组织,降低作用区域的压力。(脸谱出版提供)
拔罐的类型和机器有很多种。但它们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利用负压拉抬位于下方的组织,降低作用区域的压力。(脸谱出版)

Huber等人发现,利用玻璃罐加上酒精的方法,可以在罐内制造最大的负压,但是利用抽气筒则是最稳定的方法。他们也发现,使用抽气的拔罐方式在使用者之间的信度很高(译注:使用者间的操作稳定度较高)。对初学者来说,大概重复练习操作拔罐20次,就可以和专业的拔罐人员操作起来无异,这表示这个技巧很容易学习。

虽然拔罐的机械性效果很主观——人们通常在被拔罐后感觉比较舒服——但是拔罐之所以有效的原因,目前还是未知。然而,拔罐确实对舒缓肌筋膜疼痛,改善受伤部位(反复伤害或慢性伤害)的局部循环和增加软组织的活动度有效果。

传统中医的医者施行拔罐这个技艺已经超过2000年,人们相信拔罐可以改善阻滞的“气”,并且使这个提供生命力的能量不受阻碍地畅行全身。

虽然西方针对拔罐的研究很少,但目前已经有几篇研究提供了拔罐如何作用的资料。

针对拔罐的效用有两个理论:一个是生物力学的理论,另一个是循环的理论。Tham的生物力学模型研究表明,在罐体内部中心点的位置组织张力最高,并且会延伸到罐体直径零点四倍的位置,而罐缘下方是压力所在的位置。以上这些资讯都还需要在人体试验中被检视。

这个由压力转变成张力的变化仍需要研究来检验在皮肤与拔罐器的交界是否有足够的作用力,使沾黏或疤痕组织被破坏或重塑。除了罐体中心的牵张力,由压迫力转换到牵张力的转换区域,以及拔罐与其他徒手疗法和IASTM造成的直接压迫力的比较,都还有许多资讯有待研究验证。

骨骼肌肉弹性造影发现,在拔罐期间和拔罐后的组织僵硬程度下降,同时也发现股四头肌在拔罐期间和拔罐后组织的压力较小。骨骼肌肉弹性造影利用超音波侦测软组织僵硬的程度。在下面的照片里,你可以发现在拔罐期间和拔罐治疗前,僵硬程度的变化:

同示在拔罐治疗前后组织弹性的差异。第二张照片可以看见,皮下区域有比较多暗色区块,表示组织僵硬程度下降。(脸谱出版提供)
同示在拔罐治疗前后组织弹性的差异。第二张照片可以看见,皮下区域有比较多暗色区块,表示组织僵硬程度下降。(脸谱出版)

拔罐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发炎物质

微血管循环的问题已经被研究证实是引起多数慢性疾病的原因。“微血管循环”指的是介于小动脉、微血管和小静脉之间的循环,是人体最小的血管。

当微血管循环因为疤痕组织生成而被破坏时,组织可能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流来帮助组织愈合与营养物质的传递。同时,也会影响微淋巴管的代谢,让组织间隙的液体滞留在受伤部位,可能造成周围组织的续发性伤害。

肌肉是透过再生和修复两个综合的机制来愈合。肌纤维的再生是藉由将卫星细胞分裂成肌原细胞,形成新的肌小管与受伤的肌纤维融合在一起。在受伤后,疤痕组织也会因为这个修补的过程而形成。上述的两个过程必须取得平衡,肌肉才能够有适当的组织愈合。

受伤后,藉由血管新生的过程,在受伤部位长出新的血管。这个组织的血管再生,对组织愈合非常关键。若是没有足够的血管再生,愈合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慢性、反复的肌肉拉伤。

当我们在某个区域拔罐时,血液会被集中到罐体下方的位置。一旦我们移除拔罐所制造的负压后,健康的组织在有理想的微血管循环代谢下,聚积的血液会自然消散。然而,若是没有好的微血管循环,因为负压而聚积的血液就会停留在原处,于是我们会看见瘀血。

理论上,在拔罐之后,身体会对治疗产生反应,藉由血管新生,生成新的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来排除因为拔罐聚积的血液。身体需要多少时间代谢瘀血,取决于血管新生排除瘀血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同时,人体会透过自溶(autolysis)的过程代谢任何受损、废用并且会在受伤肌肉中限制血流输送的血管。

拔罐的效果可以让组织从皮肤呈粉色的微量出血到明显瘀血。(脸谱出版提供)
拔罐的效果可以让组织从皮肤呈粉色的微量出血到明显瘀血。(脸谱出版)

拔罐还可以藉由增加拔罐部位的血流来稀释发炎物质。此外,一篇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南韩研究发现,拔罐比药物更能改善血管血液回填。

在缺乏研究支持和科学证据的情况下,有时我们只能寻求科学原则的概念来指引选择治疗的方向。虽然血管新生的理论以及血管新生和拔罐之间的关联性在研究上还未被证实,但在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绝对是站得住脚的。

拔罐减轻持续的疼痛

在疼痛理论的角度,拔罐可能可以藉由门阀控制理论来降低疼痛。近期Walker等人的研究针对一项触觉敏感的神经纤维的新发现做讨论,此触觉敏感的神经纤维名为“C触觉传入神经纤维”。

C触觉传入神经纤维会被慢速、力量轻微的触摸所诱发,而且诱发此神经实际上可以抑制疼痛,和众所周知负责传递痛觉的C神经纤维刚好相反。刺激这条神经纤维可能同时也会刺激催产素的分泌,这是一种能让你“感觉良好”的荷尔蒙。上述提到的可能机制,将在未来让拔罐、徒手治疗和疼痛控制的研究成为一个很有趣的领域。

拔罐可能可以正面地影响一些身体的小系统。首先,拔罐可以刺激周边神经系统。有时候,在一些诱发高度疼痛的创伤之后,感觉神经接受器会失常。此时,拔罐给予身体的刺激或许可以是个系统重置的按钮,重新校正疼痛受器,因此能够降低持续性的疼痛感受。拔罐也可以藉由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来降低疼痛。拔罐疗法带来称为充血的大量血流,被认为可以诱发大脑释放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物质。

从拔罐的恢复时间,看出运动员的健康状态

一般而言,拔罐造成的瘀血大约需要3~10天的时间才会消散。理论上,恢复期的长短是根据每个人整体的健康水准而定,这个水准说明了自我疗愈的能力。

事实上,我们可以利用恢复的时间,当作预测运动员健康状态的方法。当拔罐的瘀血在3天内就消退时,这告诉我们这个人整体的代谢系统应该是运作良好的,而整体的健康状态也不错。然而,若是拔罐的瘀血花了超过10天以上的时间才消退,则可能表示这个人在恢复上大概需要更长的时间。若真是如此,我们可能要进一步询问他的活动、营养、睡眠和补水情形,以及是否有抽烟习惯,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人体愈合的能力。

当我们用拔罐给予外来刺激时,人体也可能会无法将血液带到某个区域。比如有时可以看到,在四个罐体中,只有三个出现红印,有一个罐体的内部却是白的。

就理论而言,这个区域的局部循环太差,以至于即使给予外部刺激,人体仍然无法将血流带到拔罐部位。这可能是比拔罐后瘀血更糟的状况。这种情况下,拔罐后仍然泛白的区域就会和运动员的疼痛有所关联。

拔罐技巧

我会根据运动员的需求、限制、拔罐经验以及伤害类型或伤害具体的情况,使用三种主要的拔罐方式。

当然,在你操作任何技巧之前,你必须完成适当的训练,以让自己有能力操作这些渐进的拔罐技术。不要做出超出自己专业范畴的事。

• 留罐法
• 滑罐法
• 动态留罐法

拔罐这项传统中医技艺,有着相当非凡的好处
Features
凌薇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why not be the first?
Leave a review
服务: 价格: 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