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6-06-15 / 436

蔡义山 中医师 – 仁爱中医诊所 – O.M.D. L,Ac.

医院(诊所)名称:仁爱中医专科诊所-Choice Health Clinic
中医,针灸,妇科,不孕不育,皮肤科
(626)927-2007,(626)673-7414
(626)956-0531

http://www.choicehealthclinictcm.com

简单介绍
厦门大学中医系毕业,35年临床经验。
O.M.D. 加州针灸执照
早年求学期间师从着名中医学家,精通中医四大经典。对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中医病理学,诊断学,
药理学有深入研究。擅长辨证论治,方证相应,善用经方,验方,古典特殊针法治疗各种疑难病症。主治:
内 科: 失眠忧郁症,过敏性咳喘,甲亢,男科病,心肾肝胆胃肠病,中风偏瘫,慢性疲劳综合症。
妇 科: 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症,习惯性流产,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面部黑斑,产后肥胖。
痛 症: 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五十肩,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腱鞘炎,偏头痛,各种疼痛。
皮肤科: 青春痘,带状疱疹,湿疹,荨麻疹,牛皮癣,各种皮炎,脱发,灰指甲。门诊时间:
星期一,二,四,五,10am-6pm
星期六,日, 10am-4pm
星期三 休息
(中药煎剂,浓缩中药,电针,温灸,拔罐)

—————————————————————————–

《 失眠一中医证型与治疗 》
失眠的症情不一,有难以入睡;多梦易醒,醒后难再入睡;或睡而不熟,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者。
中医论述不寐,有阴阳睡眠学说;心主神志睡眠学说;卫气运行睡眠学说。
临床常见
1.心脾亏虚:劳倦思虑,久病或有失血史,或年老体衰,多伴有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胃口不佳, 口淡无味, 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簿脉细弱。
2.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渴咽干,心悸盗汗,健忘梦遗,腰膝酸软无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3.心胆气虚:虚烦不眠,多梦易惊,胆怯恐惧,心神不安,处事多虑,伴有心悸气短自汗,舌淡脉弦细。
4.肝郁化火:急躁易怒,不易入睡,多梦易醒,胸胁胀满喜叹气,口苦目赤,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
5.痰热扰心:心烦,恶梦纷纭,脘腹痞满,口苦恶心,头重目眩多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6.心火亢盛: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面红口苦,口舌生疮,尿短黄涩痛,舌尖红脉数。
7.胃气不和:夜眠不宁,难以入睡,脘腹胀满,时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大便不畅,苔黄腻脉弦滑。
针灸,中药治疗失眠没有任何副作用,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或补泻兼用,活血宁神,结合食疗,调整饮食起居,适量体育运动消除失眠的烦恼。

《 不孕症中医治疗 》
不孕症是指男女双方未采用任何避孕方法,有正常性生活一年而未能受孕者。 女性不孕原因:有年龄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因素,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 宫颈因素,外阴阴道因素,免疫因素,性生活因素等。
临床上中医常见类型: 脾肾亏虚(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健全,子宫发育不良等)。 肝气郁结(排卵障碍,黄体不健全,内分泌失调,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等)。 瘀血阻滞(内生殖器炎症性疾病,卵巢囊肿,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 痰湿蕴阻(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症,溢乳闭经综合症等)。 湿热阻滞(外生殖器炎症,输卵管炎症性包块等)。
女性不孕的治疗重点在调经治本,“求子之法莫先调经”。调补脏腑丶冲任是重要的治则。主要有:滋肾填精法,温阳益气法,调养冲任法,补气养血法,疏肝通滞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散结法,清热利湿等治法。排卵障碍或黄体功能不健全者,用人工中药周期疗法可促使下丘脑,垂体功能分泌正常,恢复卵巢功能,提高受孕机率。
男性不育原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性功能障碍,精液异常。 除先天性异常外,中医治疗以补肾阴填精髓,益肾气壮肾阳,补脾益气养血为主;疏旰活血, 理气利湿,化痰清热为辅。 针灸对不孕症中属内分泌失调,功能性障碍者有非常好的效果。

《 更年期综合征 》
更年期综合征(也称围绝期综合征)是女性45~55岁期间出现一系列因性激素减少,包括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的各种症状。可归纳为特殊性与非特殊性两类;特殊性与内分泌有关,非特殊性表现为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症状。 临床上常见:月经不规则或停经,潮热出汗,失眠忧郁,心悸水肿,肥胖,肌肤发麻,血压波动,第二性征,生殖器官有不同程度退化萎缩,或有老年性阴道炎。血清促性腺激素(LH, FSH)值升高,雌激素(E2)值下降。在这年龄层中,约有75%~85%的妇女或轻或重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但大部份女性仅感覚轻微不适,均能安然度过这个过渡期,只有大约15%的妇女需要治疗。
中医学属“绝经期前后诸症”“脏躁”“郁症”范畴。临床上常分为:
(1)肾阴虚:烘热汗出,腰膝无力,烦躁失眠,舌红脉细数。
(2)肾阳虚:经血量多,崩漏或停经,肥胖水肿,畏寒肢冷性欲低下,尿频或尿失禁,舌淡脉沉迟。
(3)阴阳俱虚,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症状。
(4)肝郁肾虚:月经失调或停经,易怒烦躁或忧郁欲哭,情绪波动,疑心多虑,头晕 失眠,舌红脉弦。
从中医生理病理学而论是因“天癸竭”肝肾亏虚,水火不济,水不制火,虚火亢盛导致阴阳失衡。治疗从两个方面而论,(1)是治未病,宜在青春期或生育期间,注意调理与保持月经顺畅,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更年期间的严重不适。(2)是45岁之后调理肝肾,燮理阴阳,对症治疗。专科专家治疗1~3疗程,改善消除上述症状。

《 偏头痛 》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的神经血管性疾病。临床上多为一侧搏动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丶畏光等症状。精神紧张丶过度劳累丶气候骤变丶强光刺激丶低血糖丶食用高酪胺食物(如巧克力丶乳酩丶柑桔等)及酒精类饮料均可诱发。
诊断要点:
1.青春期起病,女性高于男性,可有家族史。
2.周期性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伴恶心呕吐,发作时或伴有短暂性失语偏盲半身麻木,患侧面部肤色苍白丶瞳孔较大。
中医称为“头风”。临床上证型分为:
1.风邪上扰:头痛或左或右,掣痛连及目部,唇面发麻,舌正苔薄脉浮弦。
2.痰浊上扰:头痛面色苍白,泪涕交流,汗出恶心呕吐,头晕腹胀,痰涎较多,苔白腻脉滑。
3.痰热内蕴:头痛畏光喜暗,眩晕,心烦易怒,梦多,口干咽燥,时欲作呕,面红,便秘,舌红苔腻脉弦滑
4.肝阳上亢:头痛头晕,耳鸣目眩多梦,口干口苦,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5.瘀血阻络:头痛日久,每逢阴雨天,气候寒冷易诱发,面色黯,舌紫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弦涩。
中医从肝风丶痰浊丶血瘀辨证论治,用针灸,中药综合治疗效果显着。

《 颈椎病 》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疾病。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内平衡失调,进行性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等直接或间接激压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脊前动脉及椎旁交感神经,还可激压咽后壁及食道,喉返神经,引起各种综合征。从中医病理分析有内因,外因两种;内因肝肾亏虚或 先天畸形,外因外伤,慢性劳损,感受外邪,引致督脉,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足少阴肾经,心肺脾肝肾诸脏腑之病理改变。 据多年临床发现,凡确诊为颈椎病者,用中医传统治法或片面强调局部解剖理论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自1988年起,应用现代医学诊断结合中医经络丶脏腑学说,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用补肾壮骨为主,活血濡筋,通调督脉,除脊髓型外 均获显着效果。
(1)痹症型(多见于颈型,神经根型):颈项僵直疼痛,活动障碍,肩臂麻木酸痛。
(2)头晕头痛型(多见于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头部胀痛丶跳痛,眩晕耳鸣,行走不稳,或觉地面转动,高低不平。
(3)心胃型(多见于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心慌心悸,心率不整,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胃病久治难愈。
(4)失神型(多见于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记性减退,失眠或嗜睡,或突然失神跌倒,发作前后有头晕头痛恶心。
(5)瘫痪型(多见于脊髓型):运动障碍,肌肉松弛萎缩无力,行走僵硬,严重者四肢瘫痪,大小便失控。
中药,针灸补肾壮骨,活血濡筋,通调督脉可加强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减少病理刺激,减缓骨质增生韧带钙化,脱钙等退行性病变。

《 特殊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
坐骨神经痛现代医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由邻近组织的病变而引起。有根性与干性两种。根性病变是因神经根受压,如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椎骨病变,蛛网膜炎等压迫神经根而引起。干性为腰骶神经丛和神经干邻近组织病变影响坐骨神经,如骶髂关节病变丶髋关节病变,子宫及咐件炎,肿瘤等引起。
中医以经络学说,六邪致病理论论述。病变犯及督脉丶足太阳经丶足少阳经的腰腿部。病因是腰部劳伤,或是寒丶湿邪气入侵。前者是因腰部跌仆扭闪,筋骨损伤,气血瘀滞,筋骨失养;后者是久居湿地或寒冷侵袭,感受寒湿邪气,客凝湿滞,经脉拘急气血不通而发病。
临床上中西医结合诊断,首先确认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病变,原发性者应找出原发病灶;继发性则确定病因,除椎间盘病变外应排除结核,肿瘤及其它病变,可依靠X光丶CT丶MRI等鉴别诊断。中医用经络辨证确定病位,六邪辨证八纲辨证确定病因病理性质辨证而治。用特殊古典巨刺针法合用中药治疗1一2疗程,效果比常规疗法更为显着。

《 黄褐斑 》
又称肝斑,蝴蝶斑.常见于面颊,鼻侧,前额区,呈不规则对称性分布,皮肤表面光滑,不痛不痒, 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的原因一般认为内分泌变化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病人,如慢性肝病丶结核病,肿瘤,酒精中毒等,另外也与遗传因素丶日照丶血清酶及微量元素丶妊娠丶服用 药物丶不当化妆品丶皮肤的微生态失衡及饮食不当有关;常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失眠,情绪不隐等症状。 中医认爲是因外受风邪,气血不和;或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情志不遂,肝鬰血瘀;或人到中年,肾精亏损; “血瘀皮里”。病虽在皮肤表面,实貭上却是因体内气血阴阳失衡而致。“有诸内者,形诸于外”。强调表里兼治,内治而求治其本。主要是以调整任督二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健脾养血,滋肾养阴为治则。一般治疗1—2疗程,不仅黄褐斑可消退,其伴随的各种症状也可见改善,临床效果非常显着,且可降低复发机率。

《 青春痘 》
本病是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属中医学“肺风”,“粉刺”范畴。 多发生在青春期,好发于面,胸,背部皮肤,形成粉刺,丘疹,脓疱 结节或囊肿,常伴有皮脂溢出。初起为毛囊口黑色圆椎形丘疹,挤 压可有黄白色半透明蠕虫样脂栓排出,周围炎症性丘疹,顶端可出 现小脓疮,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坑瘢痕,重者可形成 结节囊肿,遗留瘢痕或瘢痕疙瘩。
中医分型:
肺热型:皮疹以鼻周围较多,轻度发痒,伴口鼻干燥,大便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病因肺经有热,外受风邪。治以清泄肺热,疏风止痒。
胃火型:皮疹以口周较多,背部前胸也可见。间有黑头粉刺,面部油 腻,毛孔变粗,伴食多易饥,口干舌燥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腻,脉沉滑有力。病因饮食不节,过食燥热膏梁厚味,致阳明燥结,脾胃积热,郁于肌肤。治以清泄阳明腑热。
血热型:面部散在性潮红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有灼热感,女性在月经前皮疹增多,大便干燥,尿黄赤,舌尖红苔薄,脉细滑数。多因情 志所伤,久郁化热,热入营血。治以凉血清热。
热毒型:面部散在性丘疹,丘疹顶端有小脓疮,潮红灼热疼痛,脓疱 此起彼落反复不断,脓疱消退后遗留瘢痕。大便干燥或便秘数日不行,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多因肺胃蕴热,复感毒邪,热毒互结所致。治以清热解毒。
湿毒血瘀型:面部胸背丘疹,伴有黄豆大小之结节或囊肿,皮肤表面高低不平,重者感染形成脓疱,红肿热痛,皮肤出油较多,舌暗红苔黄,脉沉涩。因体质湿重,湿邪毒热互结,阻滞经络。治以除湿解毒活血散结。

《 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累及神经 和皮肤,以群集成簇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呈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疼痛爲特点的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初发病时均有倦怠乏力丶轻度发热丶食欲不振 等症状,皮肤有神经痛及烧灼感。老年人因体质 虚弱,多数伴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者是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神经痛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如治疗不及时则易出现带状疱疹后 遗神经痛。中医学属“缠腰火丹”“蛇串疮”范畴。病因外感邪 毒;或饮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肝郁化火而诱发;出现邪毒湿热相搏阻滞经络壅郁于肌肤所 致。依病程分爲三期而治,早丶中期以宣利肺气丶清肝利湿解毒;清利湿热,泄腑导滞,泻三焦火热爲主;后期以健脾育阴,甘凉益气,凉血化瘀为主。用中药内服丶外敷丶针刺丶拔罐综合疗法,可迅速消除疼痛,减低后遗神经痛的机率。

《 湿疹之中医治疗 》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病变主要位于皮肤浅层。皮肤损害呈多形性,有明顕渗出倾向,瘙痒剧烈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多身心的困扰。依发病不同位置有各种名称:发于耳部叫“旋耳疮”;婴儿面部叫“奶癣”;阴囊部叫“绣球风”; 肛门区叫“肛门圈”;小腿叫“湿气疮”;四肢肘膝窝部叫“四弯风”。 诊断要点:瘙痒,具有明显季节性.冬季较重夏季较轻或自愈。可发生在身体皮肤任何部位,常呈对称性分怖。
临床上可分为:
1)急性湿疹:皮肤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靡烂渗出,结痂等,病区轻度肿胀,边界不清。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未及时治疗,迁延日久,在原发部位再发,皮肤出现小丘疹,水疱及靡烂,鳞屑,瘙痒剧烈。
3)慢性湿疹:为急性,亚急性病变的延续,病灶局限,皮肤肥厚浸润,色素沉着,界限清楚,常有急性和亚急性的症状。
中医分型: 1)热重于湿。发病急,病程短,初起局部皮肤潮红灼热略肿胀,继而出现成片丘疹或密集小水疱,有渗出液,瘙痒剧烈,身热口渴,心烦便秘尿黄,舌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数。 2)湿重于热。起病较缓,可见多形性皮疹,皮肤略潮红瘙痒,抓后靡烂渗出液较多,纳差身倦,便溏不爽,苔滑腻,脉弦滑或弦缓。 3)脾虚血燥。病程日久,皮肤肥厚,搔痒,血痂,色黯,舌胖淡苔白,脉缓。 中医按不同证型,辨证论治,用梅花针,艾灸,拔罐,内服,外用中药,通过调整机体阴阳,局部对症治疗有顕着的效果。

《 脐疗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应用 》
过敏性鼻炎以鼻痒丶喷嚏丶流鼻涕丶鼻塞为主要症状,常伴有失嗅丶眼痒丶咽痒。体征可见鼻粘模苍白丶水肿丶鼻腔有较多分泌物,呈季节性或常年性反复发作。过敏性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常见病。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丶抵御疾病丶修复损伤的根本。人体气血津液丶脏腑经络各具有独特的抗病修复功能,中医把这种机体的抗病修复能力称为"正气"(包括真气丶元气丶卫气等)。阴阳平衡一旦遭到破坏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整体观念”是近代中医治疗免疫系统失调的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过敏性鼻炎中医属于"鼻鼽"范畴。其病因是内因肺丶脾丶肾正气不足,外因风邪丶寒邪丶异气侵袭所致。治疗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疏风通窍,调整机体抗病免疫能力为主。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脐部,中医称之为"神阙",是十二经络之根,五脏六腑之源。现代医学证实,药物可穿透皮肤表面结构而为人体吸收。脐部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穿透扩散;脐下无脂肪组织,渗透力强,脐下腹膜有丰富静脉网,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脐动脉结构特殊(有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脐动脉壁没有胆固醇堆积)而此种特殊结构是药物能迅速吸收的有利条件。脐疗的特点是通过外敷中药丶艾灸,温罐刺激脐部,达到激发经络之气,有疏通气血,调理脏腑机能功效。脐部给药不经过消化系统,较少通过肝脏,直接发挥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


蔡義山 中醫師 – 仁愛中醫診所 – O.M.D. L,Ac.
醫院(診所)名稱:仁愛中醫專科診所-Choice Health Clinic
中醫,針灸,婦科,不孕不育,皮膚科
(626)927-2007,(626)673-7414
(626)956-0531
http://www.choicehealthclinictcm.com
簡單介紹
廈門大學中醫系畢業,35年臨床經驗。
O.M.D. 加州針灸執照
早年求學期間師從著名中醫學家,精通中醫四大經典。對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觀念,中醫病理學,診斷學,
藥理學有深入研究。擅長辨證論治,方證相應,善用經方,驗方,古典特殊針法治療各種疑難病癥。

主治:
內 科: 失眠憂郁癥,過敏性咳喘,甲亢,男科病,心腎肝膽胃腸病,中風偏癱,慢性疲勞綜合癥。
婦 科: 月經不調,帶下病,不孕癥,習慣性流產,更年期綜合征,卵巢早衰,面部黑斑,產後肥胖。
痛 癥: 頸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經痛,五十肩,網球肘,腕管綜合癥,腱鞘炎,偏頭痛,各種疼痛。
皮膚科: 青春痘,帶狀皰疹,濕疹,蕁麻疹,牛皮癬,各種皮炎,脫發,灰指甲。

門診時間:
星期壹,二,四,五,10am-6pm
星期六,日, 10am-4pm
星期三 休息
(中藥煎劑,濃縮中藥,電針,溫灸,拔罐)

—————————————————————————–

《 失眠壹中醫證型與治療 》
失眠的癥情不壹,有難以入睡;多夢易醒,醒後難再入睡;或睡而不熟,時寐時醒,嚴重者整夜不能入睡者。
中醫論述不寐,有陰陽睡眠學說;心主神誌睡眠學說;衛氣運行睡眠學說。
臨床常見
1.心脾虧虛:勞倦思慮,久病或有失血史,或年老體衰,多伴有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胃口不佳, 口淡無味, 腹脹便塘,面色萎黃,舌淡苔簿脈細弱。
2.心腎不交:心煩不寐,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口渴咽幹,心悸盜汗,健忘夢遺,腰膝酸軟無力,舌紅少苔脈細數。
3.心膽氣虛:虛煩不眠,多夢易驚,膽怯恐懼,心神不安,處事多慮,伴有心悸氣短自汗,舌淡脈弦細。
4.肝郁化火:急躁易怒,不易入睡,多夢易醒,胸脅脹滿喜嘆氣,口苦目赤,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弦。
5.痰熱擾心:心煩,惡夢紛紜,脘腹痞滿,口苦惡心,頭重目眩多痰,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6.心火亢盛:失眠多夢,胸中煩熱,心悸面紅口苦,口舌生瘡,尿短黃澀痛,舌尖紅脈數。
7.胃氣不和:夜眠不寧,難以入睡,脘腹脹滿,時惡心嘔吐,噯氣吞酸,大便不暢,苔黃膩脈弦滑。
針灸,中藥治療失眠沒有任何副作用,針對不同證型分別用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或補瀉兼用,活血寧神,結合食療,調整飲食起居,適量體育運動消除失眠的煩惱。

《 不孕癥中醫治療 》
不孕癥是指男女雙方未采用任何避孕方法,有正常性生活壹年而未能受孕者。 女性不孕原因:有年齡因素,營養因素,內分泌因素,輸卵管因素,子宮因素, 宮頸因素,外陰陰道因素,免疫因素,性生活因素等。
臨床上中醫常見類型: 脾腎虧虛(排卵障礙,黃體功能不健全,子宮發育不良等)。 肝氣郁結(排卵障礙,黃體不健全,內分泌失調,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等)。 瘀血阻滯(內生殖器炎癥性疾病,卵巢囊腫,盆腔包塊,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等)。 痰濕蘊阻(內分泌失調,多囊卵巢綜合癥,溢乳閉經綜合癥等)。 濕熱阻滯(外生殖器炎癥,輸卵管炎癥性包塊等)。
女性不孕的治療重點在調經治本,“求子之法莫先調經”。調補臟腑丶沖任是重要的治則。主要有:滋腎填精法,溫陽益氣法,調養沖任法,補氣養血法,疏肝通滯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散結法,清熱利濕等治法。排卵障礙或黃體功能不健全者,用人工中藥周期療法可促使下丘腦,垂體功能分泌正常,恢復卵巢功能,提高受孕機率。
男性不育原因:先天性生殖器官異常,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性功能障礙,精液異常。 除先天性異常外,中醫治療以補腎陰填精髓,益腎氣壯腎陽,補脾益氣養血為主;疏旰活血, 理氣利濕,化痰清熱為輔。 針灸對不孕癥中屬內分泌失調,功能性障礙者有非常好的效果。

《 更年期綜合征 》
更年期綜合征(也稱圍絕期綜合征)是女性45~55歲期間出現壹系列因性激素減少,包括植物性神經功能失調的各種癥狀。可歸納為特殊性與非特殊性兩類;特殊性與內分泌有關,非特殊性表現為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癥狀。 臨床上常見:月經不規則或停經,潮熱出汗,失眠憂郁,心悸水腫,肥胖,肌膚發麻,血壓波動,第二性征,生殖器官有不同程度退化萎縮,或有老年性陰道炎。血清促性腺激素(LH, FSH)值升高,雌激素(E2)值下降。在這年齡層中,約有75%~85%的婦女或輕或重會出現更年期綜合征,但大部份女性僅感覚輕微不適,均能安然度過這個過渡期,只有大約15%的婦女需要治療。
中醫學屬“絕經期前後諸癥”“臟躁”“郁癥”範疇。臨床上常分為:
(1)腎陰虛:烘熱汗出,腰膝無力,煩躁失眠,舌紅脈細數。
(2)腎陽虛:經血量多,崩漏或停經,肥胖水腫,畏寒肢冷性欲低下,尿頻或尿失禁,舌淡脈沈遲。
(3)陰陽俱虛,同時具有上述兩種癥狀。
(4)肝郁腎虛:月經失調或停經,易怒煩躁或憂郁欲哭,情緒波動,疑心多慮,頭暈 失眠,舌紅脈弦。
從中醫生理病理學而論是因“天癸竭”肝腎虧虛,水火不濟,水不制火,虛火亢盛導致陰陽失衡。治療從兩個方面而論,(1)是治未病,宜在青春期或生育期間,註意調理與保持月經順暢,可有效減少或避免更年期間的嚴重不適。(2)是45歲之後調理肝腎,燮理陰陽,對癥治療。專科專家治療1~3療程,改善消除上述癥狀。

《 偏頭痛 》
偏頭痛是壹種慢性的神經血管性疾病。臨床上多為壹側搏動性頭痛,可伴有惡心嘔吐丶畏光等癥狀。精神緊張丶過度勞累丶氣候驟變丶強光刺激丶低血糖丶食用高酪胺食物(如巧克力丶乳酩丶柑桔等)及酒精類飲料均可誘發。
診斷要點:
1.青春期起病,女性高於男性,可有家族史。
2.周期性發作,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伴惡心嘔吐,發作時或伴有短暫性失語偏盲半身麻木,患側面部膚色蒼白丶瞳孔較大。
中醫稱為“頭風”。臨床上證型分為:
1.風邪上擾:頭痛或左或右,掣痛連及目部,唇面發麻,舌正苔薄脈浮弦。
2.痰濁上擾:頭痛面色蒼白,淚涕交流,汗出惡心嘔吐,頭暈腹脹,痰涎較多,苔白膩脈滑。
3.痰熱內蘊:頭痛畏光喜暗,眩暈,心煩易怒,夢多,口幹咽燥,時欲作嘔,面紅,便秘,舌紅苔膩脈弦滑
4.肝陽上亢:頭痛頭暈,耳鳴目眩多夢,口幹口苦,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5.瘀血阻絡:頭痛日久,每逢陰雨天,氣候寒冷易誘發,面色黯,舌紫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脈弦澀。
中醫從肝風丶痰濁丶血瘀辨證論治,用針灸,中藥綜合治療效果顯著。

《 頸椎病 》
頸椎病是壹種緩慢進展的退行性疾病。由於頸椎間盤變性或突出,頸椎間隙變窄,關節囊松弛,內平衡失調,進行性骨質增生,生理曲度改變等直接或間接激壓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脊前動脈及椎旁交感神經,還可激壓咽後壁及食道,喉返神經,引起各種綜合征。從中醫病理分析有內因,外因兩種;內因肝腎虧虛或 先天畸形,外因外傷,慢性勞損,感受外邪,引致督脈,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足少陰腎經,心肺脾肝腎諸臟腑之病理改變。 據多年臨床發現,凡確診為頸椎病者,用中醫傳統治法或片面強調局部解剖理論來治療,效果並不理想。筆者自1988年起,應用現代醫學診斷結合中醫經絡丶臟腑學說,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用補腎壯骨為主,活血儒筋,通調督脈,除脊髓型外 均獲顯著效果。
(1)痹癥型(多見於頸型,神經根型):頸項僵直疼痛,活動障礙,肩臂麻木酸痛。
(2)頭暈頭痛型(多見於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頭部脹痛丶跳痛,眩暈耳鳴,行走不穩,或覺地面轉動,高低不平。
(3)心胃型(多見於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心慌心悸,心率不整,胸悶氣短,惡心嘔吐,胃病久治難愈。
(4)失神型(多見於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記性減退,失眠或嗜睡,或突然失神跌倒,發作前後有頭暈頭痛惡心。
(5)癱瘓型(多見於脊髓型):運動障礙,肌肉松弛萎縮無力,行走僵硬,嚴重者四肢癱瘓,大小便失控。
中藥,針灸補腎壯骨,活血儒筋,通調督脈可加強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減少病理刺激,減緩骨質增生韌帶鈣化,脫鈣等退行性病變。

《 特殊針法治療坐骨神經痛 》
坐骨神經痛現代醫學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繼發性坐骨神經痛是由鄰近組織的病變而引起。有根性與幹性兩種。根性病變是因神經根受壓,如椎間盤突出,椎管內腫瘤,椎骨病變,蛛網膜炎等壓迫神經根而引起。幹性為腰骶神經叢和神經幹鄰近組織病變影響坐骨神經,如骶髂關節病變丶髖關節病變,子宮及咐件炎,腫瘤等引起。
中醫以經絡學說,六邪致病理論論述。病變犯及督脈丶足太陽經丶足少陽經的腰腿部。病因是腰部勞傷,或是寒丶濕邪氣入侵。前者是因腰部跌仆扭閃,筋骨損傷,氣血瘀滯,筋骨失養;後者是久居濕地或寒冷侵襲,感受寒濕邪氣,客凝濕滯,經脈拘急氣血不通而發病。
臨床上中西醫結合診斷,首先確認是原發性或是繼發性病變,原發性者應找出原發病竈;繼發性則確定病因,除椎間盤病變外應排除結核,腫瘤及其它病變,可依靠X光丶CT丶MRI等鑒別診斷。中醫用經絡辨證確定病位,六邪辨證八綱辨證確定病因病理性質辨證而治。用特殊古典巨刺針法合用中藥治療1壹2療程,效果比常規療法更為顯著。

《 黃褐斑 》
又稱肝斑,蝴蝶斑.常見於面頰,鼻側,前額區,呈不規則對稱性分布,皮膚表面光滑,不痛不癢, 多發生於中青年女性。發病的原因壹般認為內分泌變化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病人,如慢性肝病丶結核病,腫瘤,酒精中毒等,另外也與遺傳因素丶日照丶血清酶及微量元素丶妊娠丶服用 藥物丶不當化妝品丶皮膚的微生態失衡及飲食不當有關;常伴有月經不調或痛經,失眠,情緒不隱等癥狀。 中醫認爲是因外受風邪,氣血不和;或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或情誌不遂,肝鬰血瘀;或人到中年,腎精虧損; “血瘀皮裏”。病雖在皮膚表面,實貭上卻是因體內氣血陰陽失衡而致。“有諸內者,形諸於外”。強調表裏兼治,內治而求治其本。主要是以調整任督二脈,疏肝解郁,行氣活血,健脾養血,滋腎養陰為治則。壹般治療1—2療程,不僅黃褐斑可消退,其伴隨的各種癥狀也可見改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且可降低復發機率。

《 青春痘 》
本病是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屬中醫學“肺風”,“粉刺”範疇。 多發生在青春期,好發於面,胸,背部皮膚,形成粉刺,丘疹,膿皰 結節或囊腫,常伴有皮脂溢出。初起為毛囊口黑色圓椎形丘疹,擠 壓可有黃白色半透明蠕蟲樣脂栓排出,周圍炎癥性丘疹,頂端可出 現小膿瘡,吸收後遺留暫時性色素沈著或小凹坑般痕,重者可形成 結節囊腫,遺留般痕或般痕疙瘩。
中醫分型:
肺熱型:皮疹以鼻周圍較多,輕度發癢,伴口鼻幹燥,大便幹,舌紅苔薄白或薄黃。病因肺經有熱,外受風邪。治以清泄肺熱,疏風止癢。
胃火型:皮疹以口周較多,背部前胸也可見。間有黑頭粉刺,面部油 膩,毛孔變粗,伴食多易饑,口幹舌燥喜冷飲,大便秘結,舌紅苔膩,脈沈滑有力。病因飲食不節,過食燥熱膏梁厚味,致陽明燥結,脾胃積熱,郁於肌膚。治以清泄陽明腑熱。
血熱型:面部散在性潮紅丘疹,毛細血管擴張,有灼熱感,女性在月經前皮疹增多,大便幹燥,尿黃赤,舌尖紅苔薄,脈細滑數。多因情 誌所傷,久郁化熱,熱入營血。治以涼血清熱。
熱毒型:面部散在性丘疹,丘疹頂端有小膿瘡,潮紅灼熱疼痛,膿皰 此起彼落反復不斷,膿皰消退後遺留般痕。大便幹燥或便秘數日不行,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燥,脈弦滑數。多因肺胃蘊熱,復感毒邪,熱毒互結所致。治以清熱解毒。
濕毒血瘀型:面部胸背丘疹,伴有黃豆大小之結節或囊腫,皮膚表面高低不平,重者感染形成膿皰,紅腫熱痛,皮膚出油較多,舌暗紅苔黃,脈沈澀。因體質濕重,濕邪毒熱互結,阻滯經絡。治以除濕解毒活血散結。

《 帶狀皰疹 》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壹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累及神經 和皮膚,以群集成簇水皰沿神經走向單側呈帶狀分布,伴有劇烈疼痛爲特點的病毒性皮膚病。患者初發病時均有倦怠乏力丶輕度發熱丶食欲不振 等癥狀,皮膚有神經痛及燒灼感。老年人因體質 虛弱,多數伴有不同類型的慢性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者是帶狀皰疹的易發人群。神經痛是其基本特征之壹。如治療不及時則易出現帶狀皰疹後 遺神經痛。中醫學屬“纏腰火丹”“蛇串瘡”範疇。病因外感邪 毒;或飲食肥甘,濕熱內蘊;或肝郁化火而誘發;出現邪毒濕熱相搏阻滯經絡壅郁於肌膚所 致。依病程分爲三期而治,早丶中期以宣利肺氣丶清肝利濕解毒;清利濕熱,泄腑導滯,瀉三焦火熱爲主;後期以健脾育陰,甘涼益氣,涼血化瘀為主。用中藥內服丶外敷丶針刺丶拔罐綜合療法,可迅速消除疼痛,減低後遺神經痛的機率。

《 濕疹之中醫治療 》
濕疹是壹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病變主要位於皮膚淺層。皮膚損害呈多形性,有明顕滲出傾向,瘙癢劇烈易復發,給患者帶來很多身心的困擾。依發病不同位置有各種名稱:發於耳部叫“旋耳瘡”;嬰兒面部叫“奶癬”;陰囊部叫“繡球風”; 肛門區叫“肛門圈”;小腿叫“濕氣瘡”;四肢肘膝窩部叫“四彎風”。 診斷要點:瘙癢,具有明顯季節性.冬季較重夏季較輕或自愈。可發生在身體皮膚任何部位,常呈對稱性分怖。
臨床上可分為:
1)急性濕疹:皮膚多形性紅斑,丘疹,水皰,靡爛滲出,結痂等,病區輕度腫脹,邊界不清。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未及時治療,遷延日久,在原發部位再發,皮膚出現小丘疹,水皰及靡爛,鱗屑,瘙癢劇烈。
3)慢性濕疹:為急性,亞急性病變的延續,病竈局限,皮膚肥厚浸潤,色素沈著,界限清楚,常有急性和亞急性的癥狀。
中醫分型: 1)熱重於濕。發病急,病程短,初起局部皮膚潮紅灼熱略腫脹,繼而出現成片丘疹或密集小水皰,有滲出液,瘙癢劇烈,身熱口渴,心煩便秘尿黃,舌紅苔薄白或黃,脈弦滑或弦數。 2)濕重於熱。起病較緩,可見多形性皮疹,皮膚略潮紅瘙癢,抓後靡爛滲出液較多,納差身倦,便塘不爽,苔滑膩,脈弦滑或弦緩。 3)脾虛血燥。病程日久,皮膚肥厚,搔癢,血痂,色黯,舌胖淡苔白,脈緩。 中醫按不同證型,辨證論治,用梅花針,艾灸,拔罐,內服,外用中藥,通過調整機體陰陽,局部對癥治療有顕著的效果。

《 臍療在“過敏性鼻炎”的臨床應用 》
過敏性鼻炎以鼻癢丶噴嚏丶流鼻涕丶鼻塞為主要癥狀,常伴有失嗅丶眼癢丶咽癢。體征可見鼻粘模蒼白丶水腫丶鼻腔有較多分泌物,呈季節性或常年性反復發作。過敏性鼻炎是由於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常見病。
中醫認為人體是壹個有機的整體,陰陽平衡是保持身體健康丶抵禦疾病丶修復損傷的根本。人體氣血津液丶臟腑經絡各具有獨特的抗病修復功能,中醫把這種機體的抗病修復能力稱為"正氣"(包括真氣丶元氣丶衛氣等)。陰陽平衡壹旦遭到破壞便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整體觀念”是近代中醫治療免疫系統失調的依據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過敏性鼻炎中醫屬於"鼻鼽"範疇。其病因是內因肺丶脾丶腎正氣不足,外因風邪丶寒邪丶異氣侵襲所致。治療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疏風通竅,調整機體抗病免疫能力為主。正如內經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臍部,中醫稱之為"神闕",是十二經絡之根,五臟六腑之源。現代醫學證實,藥物可穿透皮膚表面結構而為人體吸收。臍部表皮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藥物易穿透擴散;臍下無脂肪組織,滲透力強,臍下腹膜有豐富靜脈網,腹下動脈分支也通過臍部;臍動脈結構特殊(有研究指出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其臍動脈壁沒有膽固醇堆積)而此種特殊結構是藥物能迅速吸收的有利條件。臍療的特點是通過外敷中藥丶艾灸,溫罐刺激臍部,達到激發經絡之氣,有疏通氣血,調理臟腑機能功效。臍部給藥不經過消化系統,較少通過肝臟,直接發揮療效,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作用。

蔡义山 中医师 – 仁爱中医诊所 – O.M.D. L,Ac.-(626)927-2007
Listing Type : 各国商家推荐
Item Type : 商品
Features
happy2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why not be the first?
Leave a review
服务: 价格: 环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