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吉尼亚州的罗顿(Lorton)是一座只有两万多人口的小城,许多美国政府、军队人员在此工作和生活。在这里居住的华人并不多,但却有一家华人开设的美容美发中心在当地颇有名气。走进店内,清新明亮的设计,既有西方的大气通透,也饱含着东方的优雅韵味,殊不知这间店里还“藏”著一家美容美发学校。店里的生意就够忙的了,店主黄丽贞(Jane)怎么会想到要再开一间学校呢?
故事要从1988年12月26日说起。那一天,新婚的Jane随丈夫从马来西亚来到了纽约。刚下飞机,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圣诞的温馨气氛,她就面临着跟许多新移民同样的困境:语言关。这是背井离乡的打拼者才能体会的辛酸——在自己的国家里,单凭著吃苦肯干,就能创出一片立足之地;可是来到陌生的环境,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就因为语言不通、习俗不解,空有一身好本领也难有用武之地。
Jane曾经在多个国家学习过专业的美容美发技术,而来到这里,两手空空的她不得不先从中国城的理发店开始,打水、扫地、洗头……重新做起了小工。时日渐久,她发现这不是一条好的出路——从中国城起步,但不能止步于中国城。可是不会英语,又能怎么办呢?
“Do you have a job opening?”(您需要招人吗?)是Jane学会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商务英语”。靠着这一句话,她挨家挨户地打听,终于找到了在美国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美甲店学徒。上班时间是上午10到晚上10点,12个小时的总工资也只有10美元加小费。每天早晨,Jane都会早早起床,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去语言学校学习英语。
凭著这种韧劲,Jane一步步闯出了自己的小天地。从在韩国店学徒、在美国店执业、到自己独立开业,前后不过六七年的时间,她完成了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职业提升。
然而在1993年,Jane做了一个错误的人生抉择,当时没有美国身份的Jane想为家人打好经济基础,因此选择让丈夫领着半㱑大的女儿回国。而Jane带着思念女儿的心情,独自在纽约努力打拼。转眼三年辛苦的时光过去,Jane的丈夫才再次与女儿回美国与Jane团聚。
好不容易在纽约安家扎根,但Jane诞下小儿子后,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重视教育的Jane毅然决定再一次“从头再来”,举家南下,迁居到维吉尼亚州。同时,她也给自己了一个新的挑战——在北维州社区大学(Northern Virginia Community College)注册学习。
两个学期之后,成绩优异的她却因为无力负担学费,不得不终止学业。Jane的系主任Barbara Jacason是一位热心的教授,发现这个优秀的学生失踪以后,赶紧四处找她。了解到她的经济状况,主任爽快地答应了让她“以工换学”——每周在学校工作5小时,就可以免费在学校学习。就这样,Jane顺利地完成了课程。同时,学校和老师这份爱才惜才、慷慨施教的恩情,也让她铭记于心。
作为少数族裔,Jane也曾饱尝因为一张“亚洲脸”而备受歧视的滋味。为了结识客户、拓展业务,她曾经在商场外站几小时,带着诚意向过往路人一张张地递去传单。然而,有几次,路人接过卡片后随手扔掉,还“直言不讳”地对她说:“你是亚洲人,我不相信你的水平。”
这句话给Jane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偏偏她又是个不肯轻易妥协的人。开店要处理很多英文文件,碰到不会的单词,她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查,翻烂了好几本词典;主流美发院校对亚洲人并不友好,从业数十年的Jane就以讲师的身份,去美发院校义务教学;美发业者主办的业内交流活动,有时满场只能看到一两个亚洲脸孔,Jane也从不胆怯,总是积极地参与其中。
她坦言:“刚开始去的时候,经常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也觉得心里有点没底,但是我就坚持去。只要去了,就总有收获,去多了,也就熟悉了。”现在,她还在忙着向维吉尼亚州政府请愿,要求将中文也作为美发师资格考试的用语之一,与现有的韩语、越南语、西班牙语并列。
Jane是一位素食者,十分重视绿色环保。因此她的美发院是经过认证的“绿色沙龙”(Certified Green Salon),保证95%的废物循环利用率。例如,他们会回收客人剪下的头发制成尼龙管用来清理石油泄漏。在顾客的每笔消费中,Jane都会捐赠2美元用于支持环保事业。
如今,Jane店里的常客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没有人再因为肤色质疑她的技术,客人们还经常把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烦心事对她倾诉。有一次,Jane的一位客人从进店开始脸色就很难看,而且一直发脾气,Jane就细声细语地问她“是不是心情不好”,这位客人顿时打开了话匣子,说自己是一名专攻离婚案件的律师,每天在工作中总是听客户吵吵闹闹,感觉非常烦心。
Jane用中国人的老理劝她,“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天天做这些工作,客户的怨气都堆积到律师这里,承担的责任又很大,心情自然很难好起来,可不可以换一个领域呢?律师仔细想了一下,说换也是可以,只是要重新考取执照,得下一份功夫。Jane爽朗地劝她说,那就换吧!不久,这位律师真的改做了商业地产律师,工作内容轻松了,心情也不再愁云笼罩,而且还跟Jane的其他很多客人一样,成为了她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事业正红火时,Jane遇上夫抛糠妻之命运。受到伤害一病不起,卧床半年多的Jane ,终于在母亲和朋友们的鼓励下,勇敢面对人生另一个转捩点。为愿望,为理想,要活得精彩,一步一脚印地走下去。
长久以来,Jane都有一个愿望——开一间美容美发学校,帮助初学者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跟Jane自己经历有很大关系。在美国各州考取从业执照之前,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真心实意想要学技术的Jane,却发现很多亚裔经营的美发学校只是收钱发证,并不认真授课,对待学生也是敷衍了事。这样恶性循环,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经过规范的训练、技术不过关,自然也难以取得客人的信任,无法在主流社会立足,“亚洲人”的招牌也被砸了。
Jane的学校,获得了维州高等教育委员会、维州专业与职业管理部等机构的认证。采用小班教学制,教授美发、美容、美甲等专业技能,不但帮助学生练习实践技能,更会打好理论基础——比如,在学习烫发、染色、挑染等技术之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发质的特点;在学习脱毛、美甲、美容技能之前,也必须了解有关皮肤的生物学概念。
除此之外,Jane还会亲自指导学生如何与客人沟通,她认为,学会与人交流,不但是从事服务行业的必备素质,对于学生未来做事、做人都会有很大帮助。学校的学费可凭贷款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结清,对于单亲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也将酌情给予帮助。同时,学校还设有奖学金,成绩优异者在毕业后可以直接留店工作。
Jane说,与人相处,说到底就是一个“诚”字:诚信对待客人,诚心教授学生。她希望能用自己全身心的力量托起学生,让他们从自己的肩膀上起飞,飞得越高越好。“每一位新移民,就像一颗还没有发芽的种子,需要阳光、雨露、养分的滋润。如果先到这里扎根的老移民,都能成为新移民的阳光和雨露,那我们连成一片,就能根深本固、枝繁叶茂。”Jane由衷地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