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医最怕湿邪?湿气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今天中医养生专家杨力推荐10大祛湿食物,帮你排出体内湿气。
中醫為何最怕濕邪?
中醫學中,濕邪是自然界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之一,也是最怕的一種外邪。
為什麼呢?原因有二:
①濕邪黏膩、易停滯,與水同類,最容易滲透,無孔不入。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體內一旦有了濕邪,是很難去除的,其傷人多隱緩不覺,由其導致的病症則病勢纏綿,病程較長。
②濕邪容易與其他外邪結合,狼狽為奸。
如濕氣遇寒就成為寒濕,遇熱成為濕熱,遇風成為風濕,遇暑氣就成了暑濕。每種組合都會給人體帶來一系列新的病症,尤其是濕和熱相結合,導致的疾病更是短期內難以治愈,相當嚴重。
濕氣是大多數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
體內的濕氣越重,對人體的危害越大。濕氣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
● 濕重的人脾胃運化差。脾本身喜燥惡濕,但它卻主管運化水濕,所以,濕最先影響的是脾胃;而脾胃不好反過來會加重濕邪在體內的滯留,形成內濕。
● 濕重的人心神不寧。濕重就會聚為痰,鬱久化熱,一旦形成痰濕、濕熱的體質,必會影響心神,使人出現心神不寧、失眠、煩躁等症狀。
● 濕重的人肝陽難生髮。體內濕重會抑制肝臟陽氣的生髮,肝臟失於疏泄,人就會情緒不穩定,還可能導致女子小腹冷痛、宮寒不孕,男子陽痿、睪冷囊濕等生殖系統疾病。
● 濕重傷腎問題多。腎主水,有通調水道的作用,如果體內濕氣太重,就會影響腎氣的宣化功能,出現小便渾濁、腎積水、急性腎炎、陽痿、早洩等病症。
● 濕重導致內科疾病。濕邪入體,堆積在脾胃,影響脾胃的氣化功能,使脂肪和其他有害物質不能正常代謝出體外,導致肥胖,引發脂肪肝、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
● 濕重招致皮膚病。體內濕重會導致皮膚方面的疾病,如濕疹、皮膚瘙癢等。
防治濕邪,飲食需注意
為了不受濕邪之害,就要想辦法防治濕邪,“飲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
飲食要清淡,易消化。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濕,脾氣健運,濕邪自去,而清淡細軟的食物都容易消化,不會增加脾胃的負擔,最利於脾胃功能的發揮。
少吃生冷、寒涼食物。如冷飲、冰品、涼性的瓜果蔬菜等,這些食物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影響脾運化水濕的功能,造成水濕停滯。因此,建議大家在烹調寒涼蔬菜時加入蔥、姜,降低其寒涼性質。
少吃肥甘厚膩的食物。如各種點心、蛋糕、肥肉、油炸食物等,這些東西在體內運化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濕氣,吃得越多,濕氣越重。
常吃具有健脾益氣、除濕利尿作用的食物。如紅豆、薏仁、綠豆、冬瓜、絲瓜、扁豆等。
還有,請務必戒酒,以免加重體內濕邪。
中醫師推薦的十大祛濕食物
1. 薏仁
又稱薏苡仁、薏米,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
《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具有健脾滲濕、除瘀止瀉、清熱排膿的功效,適用於風濕身痛、濕熱腳氣、濕熱筋急拘攣、關節炎、水腫等症。
便秘、脾胃虛寒、遺精遺尿者及孕婦都應忌食。
2. 紅豆
又名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具有健脾祛濕、利水消腫之效,適用於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瀉痢、癰腫瘡毒等症。
在挑選時,以暗紅色且緊小者為佳,除濕效果更好。
尿多、尿頻者少食;陰虛無濕熱、小便清長者慎食。
3. 扁豆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可治療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暑濕吐瀉、水停消渴、濕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等症。
以白色入藥效果最佳;炒用,健脾止瀉的效果更好。
4. 玉米
味甘,性平,歸脾、胃、膀胱經。
為健胃劑,但煎服亦有利尿之功,適用於脾胃氣虛、氣血不足、慢性腎炎水腫、肥胖、習慣性便秘等症。
胃悶脹氣、尿失禁患者慎用。
5. 木瓜
味酸,性溫,歸肝、脾經。
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的功效,適用於濕痺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吐瀉使肌腱得不到津液潤滑和滋養,致使小腿肌肉抽筋)、腳氣水腫、痢疾等症。
內有鬱熱、小便短赤者慎用。
6. 冬瓜
冬瓜全身是寶,冬瓜子、冬瓜皮、冬瓜瓤皆有獨特的藥用功效。
味甘、淡,性涼,歸肺、大腸、膀胱經。
具有清熱、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脹滿、腳氣、淋病、泄瀉等症。
身體虛弱、寒性體質、久病滑洩、痛經者慎食。
7. 黃瓜
味甘,性寒,歸脾、胃、大腸經。
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適用於煩渴、小便短赤、水腫尿少等症。
脾胃虛寒、嘔吐或腹瀉者少食。
8. 豇豆
味甘,性平,能健脾開胃、利尿除濕,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濕熱尿濁、小便不利,及婦女脾虛濕盛導致的帶下量多、色白等症。
氣滯便結者慎食。一定要熟透食用,否則易導致腹瀉、中毒。
9. 馬齒莧
味酸,性寒,歸肝、脾、大腸經。
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作用,適用於熱毒血痢、急性腸胃炎、毒瘡、濕疹、便血、白帶多等症。
脾胃虛寒者和孕婦慎用。
10. 鯽魚
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
具有健脾開胃、利水除濕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或腹瀉、痢疾、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感冒發熱者慎食。
曾几何时,喝咖啡已取代喝茶,成为一般人工作提神、社交的主要首选,以及大多数人一天的开始与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你也是喝咖啡一族,不妨花点时间来认识一下咖啡厅里的美式咖啡和拿铁、卡布奇诺等含奶咖啡到底有什么不同。不管你在乎的是热量还是咖啡因,下次再点咖啡时就可知道,到底该点哪种比较好。
黑咖啡、拿铁、卡布奇诺、摩卡、玛奇朵有何区别?
在台湾,咖啡厅最常用义式咖啡机来煮咖啡,透过高热、高压萃取出小小一杯的浓缩咖啡。
一般来说,单份的义式浓缩咖啡使用7~10公克的咖啡粉,约可煮出约30毫升的咖啡,双份的浓缩咖啡则使用14~16g咖啡粉,可煮出约60毫升的咖啡。但我们在点咖啡时,最小杯的咖啡也有8盎司(约240毫升),大杯的到16盎司或更大的都有。那么,里面到底加了什么东西呢?答案是水或牛奶、奶泡。
美式咖啡是浓缩咖啡加水稀释而成的咖啡,因咖啡含量比较多,故咖啡因含量也比较高;而常听到的拿铁、卡布奇诺、摩卡及焦糖玛奇朵咖啡等,都是加了牛奶的咖啡,只是咖啡、牛奶和奶泡的比例不同,有的咖啡还会加入巧克力或其它原料。例如拿铁只加了牛奶,卡布奇诺加了牛奶和奶泡,摩卡则是加了牛奶和巧克力。
常见咖啡的热量、咖啡因含量
● 热量
咖啡粉本身几乎没有什么热量,故如果担心热量的人,不加奶和糖的黑咖啡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如果加了奶精和砂糖的咖啡,热量就会增加(一包糖约8公克,热量为32大卡;一颗奶精球约10cc,热量26大卡)。
含奶咖啡因为添加了鲜奶,而240毫升的全脂奶就有150大卡热量,所以含奶咖啡的热量远高于黑咖啡。特别是除牛奶外,还加了巧克力糖浆和鲜奶油的摩卡咖啡,一杯中杯的热摩卡热量就有290大卡,超过一碗饭的热量。
每家店咖啡的调配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例如有的拿铁只是咖啡加牛奶,有的还会加奶泡;而一样是摩卡咖啡有的会加鲜奶油,有的则没有;同样是玛奇朵,有的只加一大匙奶泡,有的会加很多奶泡,所以一杯咖啡热量到底有多高,还是要看每家的配方而定,大体上牛奶、巧克力、糖或榛果/香草等糖浆添加的越多,热量就会越高。
● 咖啡因
一杯咖啡到底有多少咖啡因,随咖啡豆的品种、豆子产地、豆子烘焙程度,及煮咖啡的方法与时间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美式咖啡因咖啡量较多,故咖啡因含量也是最高的;而同样尺寸(如中杯)的咖啡,拿铁、卡布奇诺、玛奇朵因咖啡的使用量差不多,故咖啡因含量也差不多,约只有美式咖啡的一半。摩卡因为加了巧克力,由于可可豆也有咖啡因,所以摩卡咖啡因会略高于其他含奶咖啡。
总结来说,需要限制咖啡因摄取者,挑选拿铁、卡布等含奶咖啡会比黑咖啡好。而由于不同尺寸的咖啡所使用的浓缩咖啡份数可能不同,故点咖啡时不妨先询问店员,了解大杯、中杯和小杯各使用了几份的浓缩咖啡,因为浓缩咖啡份数较少的咖啡咖啡因含量会较低。
在传染病流行期,每个人都要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五种维生素,对免疫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如今土壤中的养分逐渐流失,食物品质下降,食物中的营养素已经不及过去充实和丰富。而有人由于自身消化吸收系统不好,或体内的酶有缺陷,导致身体不能正常吸收利用营养。因此,一些人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来保持身体强健。
提升免疫力的5大维生素
以下五种维生素,和你的免疫力息息相关。
1. 维生素C
许多营养品里都有维生素C,只是含量非常低。
维生素C是重要的抗氧化剂,支持着人体先天和后天的免疫力。它能清理身体里产生的氧化应激产物,还能保护呼吸道上皮细胞和粘液屏障,并调节淋巴细胞功能。
当外来病毒或细菌感染人体,需要由吞噬细胞将其吞噬然后再设法消灭,而吞噬细胞中就储存了维生素C。维生素C有益于清理体内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和组织、减少组织损伤。
笔者认为成人一天可摄取1000~2000毫克维生素C,来维持体内营养水平。有些重病人需要维生素C输液治疗,这种疗法对某些癌症病人也很有效。
2. 维生素E
维生素E也是抗氧化剂,能保护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有调节作用。
特别的是,维生素E能促进胸腺里淋巴细胞分化,使其从不成熟的淋巴细胞变为成熟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功能。尤其是老年人,制造成熟淋巴细胞的能力较弱,补充维生素E更为重要。
推荐每日补充维生素E 800~1000国际单位。
3. 维生素A
维生素A对视力、头发和生长发育有益处,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保持上皮细胞和粘液的功能。
当细菌或病毒进入体内,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要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来杀掉病毒。维生素A也能调节和增强免疫细胞反应。
推荐一天补充维生素A 1.5毫克。
4. 维生素D
众所周知,维生素D有助于补钙和预防骨松。其实,维生素D对免疫功能和免疫细胞也有重要作用。所有免疫细胞表面都有维生素D的受体,它们在接受了维生素D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功能调节。
绝大部分人都缺乏维生素D。通常建议身体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50以上,但现在人大多低于30。笔者建议每天摄取10,000单位的维生素D比较好。
5. 叶酸
叶酸又称维生素B9,它在DNA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非常重要。身体产生抗体对抗病毒、免疫细胞不断生长和分化等过程,都牵涉到叶酸的作用。
妇女在怀孕之前必须补充叶酸,不然婴儿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
笔者建议每天至少补充1毫克叶酸。有些人有甲基化缺陷,需要补充“甲基化的叶酸”,身体才能有效利用。
必须提醒的是,笔者所谈到的剂量仅为说明,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需遵从专业人士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服用剂量。
蛤蜊又称为花蛤、文蛤、蚶仔、西施舌。它肉质鲜美,价格实惠,是许多人的最爱。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吃到蛤蜊,御封它为“百味之冠”。蛤蜊具有低热量、高蛋白、少脂肪的特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是适合各年龄层的美味食物。
蛤蜊的益处:养胃、降胆固醇、助减肥
蛤蜊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碘、磷、硒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A、B群、E、K。而蛤壳中则含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碘、溴盐等。
《本草经疏》中记载:“蛤蜊性滋润,润五脏、止消渴,能开胃。”性咸能入血软坚,故能改善妇女经来有血块,及老年人体内寒热不调的现象。
蛤蜊肉炖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改善糖尿病,而且具有养胃健胃、健脾养脾、祛湿、清热的功效。常食蛤蜊对甲状腺肿大、黄疸、小便不畅、腹胀等症也有疗效。
在现代医学看来,吃蛤蜊有如下好处:
1. 降胆固醇:蛤蜊肉含牛磺酸,能促进糖类和脂肪代谢,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
2. 减肥:蛤蜊的脂肪含量、热量非常低,对于需要控制体重但又想增加各种营养成分、满足嘴馋的人群,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之一。
3. 降血糖:蛤蜊富含的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效用,能够促进葡萄糖的运转以帮助降低血糖。
4. 促进骨骼发育:蛤蜊中有较丰富的钙,能帮助促进骨骼生长以及牙齿的发育。
5. 抗癌:蛤蜊中含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抗癌效应。动物实验证明,蛤蜊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和缓解作用。
蛤蜊性寒,3类人不宜吃
蛤蜊是水产,而且性寒,以下三类人不适合吃:
● 有腹泻、宿疾,脾胃虚寒者以及寒性胃痛腹痛者
● 受凉感冒者
● 经期和产后的女性
女性在月经期间和产后,应该多吃温补食物,避免吃寒凉食物导致气血不畅。
蛤蜊的3种作法
蛤蜊不适合久煮,否则会使肉质变老。所以通常只要等到蛤蜊熟得刚刚好时关火,能保持住它的鲜美口感。而在拌炒蛤蜊时,也千万不可用力翻炒,否则肉与壳容易分离。
一、九层塔炒蛤蜊
食材:蛤蜊 2斤、姜 3片、葱 1根、蒜 3瓣、辣椒半根、九层塔适量、盐适量、米酒 3匙。
做法:
1. 蛤蜊泡盐水吐完沙,葱、姜、蒜、辣椒切末,九层塔洗净备用。
2. 起锅爆香葱、姜、蒜、辣椒末。
3. 放入蛤蜊,炒一下,待蛤蜊微开倒入米酒,煮到蛤蜊全开即可。起锅前放入九层塔微炒,盛起入盘。
二、蛤蜊汤
食材:新鲜蛤蜊、姜适量、葱适量、米酒适量、盐少许。
做法:
1. 蛤蜊泡盐水吐沙,葱、姜切丝。
2. 烧开一锅水,放入蛤蜊,煮到蛤蜊半开后,加入米酒、姜丝、葱丝、盐,再以小火煮到蛤蜊全开。
三、丝瓜炒蛤蜊
食材:丝瓜 1条、蛤蜊 250公克、蒜 3瓣、姜 5片。
调 味 料:味精少许、香油少许、盐适量。
做法:
1. 蛤蜊放入冷盐水吐沙,再洗净。丝瓜去皮切成小条或小块。蒜与姜切片。
2. 热锅,加入1大匙油,放入蒜、姜以中火爆香。
3. 加入所有食材与调味料,以中火均匀翻炒,至蛤蜊开口即可。
豆腐热量低、还可增加饱足感,是理想的减肥食物。不仅含优良的植物性蛋白质,还含有钾、镁及大豆异黄酮,豆腐适合女性和素食者。
食品科学博士、营养师陈小薇说,大豆异黄酮是植物性雌激素,类似人体雌激素,可疏缓女性更年期症状,并预防骨质疏松、降低胆固醇及减少心血管疾病。
吃豆腐减肥时,需注意营养搭配,额外摄取糖类和脂肪。可搭配糙米等五谷杂粮类非精致型糖类,以及橄榄油、苦茶油等好油脂。
陈小薇指出,豆腐和鸡蛋一起吃,营养更丰富,因蛋黄本身有油脂,又可提供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刚好跟豆腐互补。
自制鸡蛋豆腐
豆腐和鸡蛋可以炒熟食用,加一点盐调味;或煮熟搅碎拌沙拉。也可以做成美味的鸡蛋豆腐,步骤非常简单:
食材:鸡蛋一粒(约60克)、无糖豆浆180cc。
作法:
1. 蛋打成蛋液,和豆浆混合均匀。
2. 放入电锅蒸熟。
鸡蛋豆腐做好后,再烧开一锅水,加入味噌煮成味噌豆腐汤,可为身体补充特殊营养素。味增是完整的黄豆发酵产品,含有大豆异黄酮、卵磷脂、优良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铁、磷、钙、钾、维生素E和B群。经过发酵,味增的营养素会变成较好吸收的小分子。
另外,也可加入海带,增加口感丰富度并补充碘;或放入高丽菜等自己喜爱的蔬菜,补充膳食纤维。
当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相应的也给人们到来了相当大的精神压力,加上辛辣生冷油腻的饮食习惯,湿气重的人越来越多!中医根据湿气的病因与症状不同,将湿气区分为“湿热”和“湿寒”两大类。分清你是哪种类型,才能有效去湿气。
一分钟检测,你是“湿热”还是“湿寒”?
每当天气转凉,导致脊椎的韧带组织和肌肉群变得更加僵硬,从而严重影响到血液循环,并限制脊椎功能的正常运作,极易造成脊椎损伤。脊椎就容易出问题。脊椎疾病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大健康威胁,因为寒冷会尤其是对于久坐不动的上班族,想要逃脱脊椎病的魔爪非常困难。想要预防和治疗脊椎病,要先从病因下手。
脊椎最怕的五件事,脊椎有病,源于五“怕”。
第一怕,脊椎最怕“冷”。
每当天气转凉,脊椎就容易出问题。因为寒冷会导致脊椎的韧带组织和肌肉群变得更加僵硬,从而严重影响到血液循环,并限制脊椎功能的正常运作,极易造成脊椎损伤。寒冷季节外出,记得备好围巾和保暖衣服,免受寒风侵袭身体。
夏天时很多人都爱冲凉水澡、贪图一时的舒服而让冷气和电扇直吹身体,这是引发急性脊椎病的最大诱因。用风扇时,一定要避免直对着颈部和腰部吹。身处装有冷气的房间中,记得温度可稍微调高一两度,同时还要注意保暖腰部和颈部。
第二怕,脊椎最怕“久坐”。
坐着的时候,腰部所承受的作用力最大。同时又因为人在坐着时习惯身体前倾,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也远超乎于平常。很多脊椎病都是久坐引起的慢性伤害,而且约有35%的慢性腰痛最终都会发展成椎间盘突出症。
最好的建议一定是避免久坐。每隔约一个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喝水或远眺都可以减轻颈椎和腰椎的压力。如果工作需要久站,每隔一段时间也要活动活动。
第三怕,脊椎最怕“猛”。
如果平时行动过猛,动作幅度较大,也容易对脊椎形成意外伤害。尤其是在猛地扭头时会扭到脖子,搬重物时猛地起身容易闪到腰,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为了一时方便而刻意去为难脊椎。
脊椎是身体内活动量最大的骨头组织,遇到需要脊椎用力的时候,要避免使用蛮力。如拿重物的时候可以先下蹲再双腿蹬地慢慢起,做剧烈运动前必须先做好热身动作。
第四怕,脊椎最怕家居用具“不恰当”。
喜欢睡软床、高枕,家中的家具桌椅等设计不符合人体工学,长期使用这些不恰当的家具就会造成脊椎慢性伤害。
合适的家居设计是,床垫不能太软或太硬,仰睡时枕头以一拳的高度为最合适,椅背最好要有前凸设计,桌子可以选择前高后低的倾斜设计。
如果目前的家具不符合这些要求,可以自己稍作改变,如坐椅子的时候加个靠垫,用电脑的时候垫一个倾斜的东西,这些小动作都可以有效减少对脊椎的伤害。
第五怕,脊椎最怕“歪”。
脊椎有四个生理曲度,每一个曲度的形成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持身体的平衡性。脊椎最喜欢平衡和放松,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态。
不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不躺在被窝里玩手机、不斜躺着看书、不背单肩包等以及其他一切可能造成歪七扭八的多种不良姿势都要避免。虽然这样的姿势可能会感觉很舒服,但却会使肌肉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中,一旦肌肉疲劳,就会失去保护脊椎的作用。
中医师教你这样做,保养脊椎、消疲劳,注意防范好脊椎五“怕”,还要明白脊椎训练有五“宜”。
做好以下这几点,可以有助尽快消除脊椎疲劳感。
第一点,宜仰头摇正。
仰躺,左手托在头后,头向右旋转30度。
旋转过程中,注意用右手掌托住下颌部,并向右上方推。重复3次,反方向再做3次。
如果头部某一侧有不适,可先做正常的一侧,再缓慢做不舒服的另一侧。
第二点,宜侧卧转体。
往左侧躺,下方的左腿伸直,上方的右腿弯曲,右手叉腰。上身做前后的转体运动,幅度可以稍大,以让腰部得到充分旋转为宜。
3~6次运动后,翻身做另一侧的旋转运动。
第三点,宜拿捏后颈。
仰躺或者侧躺都可以,一只手放在头后,手掌在颈后部以手指捏后颈。触摸到凸起的椎关节或者酸胀之处时,可以稍微用力。
左右两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复2~3遍,达到左右转颈均感舒适时为最佳。
第四点,宜引伸舒脊。
躺在床上,双手重叠托住后颈枕的下部,两腿微曲,足平放并尽可能靠近臀部位置。
尝试着利用腰部的力量来抬离臀部。注意双手稳住头部,让颈椎、胸椎和腰椎都受到牵引。
第五点,宜仰卧挺胸。
躺在床上,双手重叠托在后颈部,双腿自然伸直,以头部和手臂为支点,将背部抬离地,缓缓吸气。
吐气放松回复原位。每做10次为一组,调整呼吸,根据身体情况做下次动作。
这五点是适宜脊椎患者训练的简易方式,但要注意,进行训练时不可超过个人所能承受的身体极限。如果本身病情较重,做训练前要先咨询医师的意见。
发烧,其实它是一个警报器,告诉你身体生病了。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对抗疾病的重要机制。
葱姜熬汤喝 促发汗、灭病毒
发烧的能量可以杀死病菌、病毒。中医用姜汤、葱汤、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子,帮助发烧病人进一步促进发热、出汗,从而退烧好病。
例如,可用老姜和红糖,姜和豆豉,或葱和豆豉,熬成汤之后喝下去,你的身体就会发热、出汗,病情就好转了。喝一碗热稀粥,也有发汗的作用。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曾在发烧时,把姜、葱捣碎,放在碗里,冲热开水后喝下。后来等我学了中医,才发现这个方式类似用麻黄汤、桂枝汤发汗的原理。
于是,我研究桂枝汤、麻黄汤为何能使发汗,发现这两味汤药中都有桂枝,而桂枝能让身体发热。
病人本来已经发烧了,它就使其烧得更热。当身体产生更高的热能,下视丘的散热系统就开始启动,于是,身体就会出汗。一流了汗,烧也退了,病情就好了。
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治发烧感冒的方法是很简单、很方便的。
除了煮汤之外,还可以喝一碗热开水,或洗个热腾腾的热水澡,再盖上被子,让自己出汗。
提醒大家,如果身体出汗了,换衣服时要先把汗擦干,避免吹个风又着凉了。
打喷嚏快要感冒?温暖头顶可缓解
几十年前,我的孩子还年幼时,每次他打喷嚏了,我的岳母马上就在他头顶哈一哈气。当时我不赞同她的作法,觉得她把口气哈到小孩子头上这么脏,不是让小孩子更生病吗?
等到我学中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头上有个“上星穴”,在这个地方用艾灸熏一熏,马上就可以止住喷嚔。哈气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了哈气以外,当孩子打喷嚏、快感冒了的时候,你也可以将手心搓热,或用暖暖包,来温暖小孩头顶的上星穴。不仅让他停止打喷嚏,还能避免感冒。
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家里小孩发烧时,家长很怕孩子会“烧坏脑子”。
发烧是不会烧坏脑子的。有些人发烧真的“烧坏脑子”,原因是病源中的病菌、病毒进入脑内,导致脑炎或脑脊髓膜炎。但这并不是发烧造成的,而是病毒感染神经细胞,把神经细胞破坏了。
能发烧其实是好事
不是所有人都有发烧的能力。有的老年人身体太弱,已经不会发烧了,即使病菌、病毒已经侵染了他的身体,他还是不发烧。在这种情况下,病就会压进身体里。
老年人容易得心尖炎、肾丝球肾炎的毛病,通常是因为没有发烧警讯,病菌、病毒就直接进到肾脏、心尖等部位。
所以,我们会发烧、有一个机制提醒自己,是应该庆幸的事。如果老年人发烧了,更该庆幸自己的身体还年轻呢!
观看影片:
中共肺炎(俗称武汉肺炎)重症病人在抢救过程中,气管插管输氧治疗是常规方法,这种方法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常听到的说法是,中共肺炎病人的肺部,会出现“毛玻璃状斑块”。这是指拍胸部X光看到的影像。当X光穿透身体时,越厚实的组织,X光呈现的颜色就越白。比如肌肉呈白色,骨头更白。而因为肺部大部分是空气,所以在X光片上是黑的。
在肺里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肺泡”,肺泡是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原本像空心的葡萄。“但当肺部发生发炎性反应的时候,每一颗泡泡里就充满了发炎性液体,甚至已经变成胶状”,前台北荣民总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尚文诊所感染科医师郑元瑜说。每一个肺泡会变得越来越厚,此时拍胸部X光,就会看到如毛玻璃般黑白斑驳的样子。
如果大范围肺泡都呈现毛玻璃样,会造成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严重被破坏,发展为重症。
重症患者血氧下降、情况危急,医生会给予气管插管,强制地将高浓度氧气送到肺里。但郑元瑜指出,这种方法不一定能起到大作用。因为大面积的肺泡产生发炎反应、被液体填塞,氧气没有办法透过肺泡进入血液。
此时唯一的恢复办法,就是依赖病人自身的免疫力。“如果病人的免疫力无法在一定时间内清除病毒,恢复肺部机能”,郑元瑜说,“那这个人就会因为武汉肺炎而死去。”
中共肺炎不仅对于人们的头脑认知是陌生的,对于人们的免疫系统来说也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三个现象:
1. 快速的传染
2. 部分的重症
3. 不可预期的身体表现
郑元瑜认为,除了重症,武汉肺炎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就是医疗系统的崩溃,以及无症状者导致的大规模传染。他强调,相比之下,小规模、高致死率的疾病虽然吓人,武汉肺炎却能够对国家整体造成潜在性的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