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Full Width

40岁后女性骨松风险有多大?1图看明白

女性骨量的多寡,可以从年龄及体重来推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用“FOSTA 指标”。不需要测量骨质密度,就可以轻松预知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这个指标一共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度风险等三个阶段。

简单测试:40岁后女性骨松风险有多大

这项工具是根据某一次在亚洲8个国家以800名女性为对象进行的调查所开发出来的。

虽然参与研究的对象是四十岁以上,但是也可以作为四十岁以下年龄层的参考。

FOSTA 指标:测量40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风险。 (时报出版)

这个指标显示,体重越轻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越高。根据一项针对1100位停经的日本女性所进行的调查,FOSTA 指标“ 未满-4”的人,有高达四成已经罹患了骨质疏松症。

不过这种运用FOSTA 指标的方式,只能用来调查当下有多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以及患病的危险程度而已。即使被归类为高度风险,也不等于已经罹患了骨质疏松症。除了年龄与体重之外,骨质疏松症还与其他因素有着很大的关联。

重要的是对于骨质疏松的自觉,越早发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就越能尽快接受治疗,改善骨质流失的问题。一旦到达骨质密度巅峰的二十多岁,可以事先调查自己的骨质密度、也就是骨本的储存量,以备未来之需。

日本的整形外科、内科及妇产科(更年期门诊)都能进行骨质密度检查,主要针对脊椎及大腿骨进行检测,费用大约是4500到5000日币,四十岁之后可以在各个自治团体进行骨质密度检查。

男性不易出现症状,更要警惕骨质疏松

家中如果有二十岁以下的小孩,当他们进入成长期,特别是青少女进入女性荷尔蒙分泌高峰的青春期,是累积骨本的绝佳机会,所以绝对不能过度减肥。

在到达骨质密度巅峰的二十岁时,可以进行一次筛检性检查,为未来做好准备。

男性的话,一般来说虽然会出现姿势不良等征兆,但是因为缺乏判断的指标,所以很难有机会得知自己的骨质密度。但是,不要以为没有征兆就没问题了,男性的骨质疏松症都是在没有自觉的情况下逐渐恶化,这才是最恐怖的事。

如果出现腰酸背痛等躯干力量变差的自觉症状,骨质很可能已经亮起了黄灯。

躯干指的是腹腔的位置,当中除了有胃部、肝脏及肠等重要器官,也是核心肌群的所在之处。一旦变得衰弱,就很容易在搭车时跌倒、也无法拿重物,而且腰部变得僵硬疼痛,也很容易累积疲劳。

April 2, 2020 / by / in
中共病毒感染,有哪些严重并发症?

中共肺炎(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延烧,随着感染人数愈来愈多,各国医学专家对于患者症状的观察也愈发详细,渐渐掀开了中共肺炎病毒的面貌。

对于轻症的患者来说,可能只表现出发烧、咳嗽、喉咙痛、鼻塞、倦怠、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但依据SARS与MERS的经验,重症患者往往容易产生许多并发症,尤其是平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

中共病毒的感染,有哪些相关的并发症?

中共肺炎的常见4种并发症

1. 肺炎

肺炎是最典型的并发症。儿童如果有轻度的肺炎,可能会有咳嗽以及呼吸​​急促的现象。

重度的肺炎,在成年人会造成严重的呼吸困难,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超过30,且在没有供氧设备的辅助下,血氧饱和度小于90%。

而儿童的重度肺炎症状,除了呼吸困难以外,可能还包括呼吸时发出呻吟声,或者伴随胸部凹陷的现象。此外,也有可能吃不下、倦怠,甚至昏倒、抽搐。

肺炎的判断以胸部X光片为主,中共肺炎会表现出肺部两侧弥漫的毛玻璃浸润。

2. 心脏衰竭

由于心脏与肺脏都位于人体胸腔,心脏打出的血液也会透过肺脏与外界交换氧气与二氧化碳,因此肺部的问题也与心脏息息相关。

肺部发生感染发炎,会使肺部的血管收缩;而肺动脉的压力增加,心脏就必须花费更多力气将血液打进肺部。另一方面,肺部感染所产生的感染源、毒素,也有可能通过肺静脉到达心脏,造成心脏的工作能力下降。特别是对于原本就有慢性心脏衰竭的患者来说,非常有可能诱发急性心脏衰竭。

3. 急性肾损伤

《英国医学期刊》(BMJ)在2月13日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中共病毒的感染途径——血管张力素转化酶接受器-2(ACE2),大量存在于肾小管细胞,这似乎暗示着病毒会攻击肾脏。

而2月28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篇论文中显示,一些中共肺炎重症患者出现了急性肾损伤的并发症。在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中共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到了感染者肾脏的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球囊腔内见蛋白性渗出物、肾小管上皮变性脱落、间质充血、灶性纤维化等。

4. 败血症与多重器官衰竭

当人体免疫力不足时,受到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的发炎反应,导致败血症。


当人体免疫力不足时,受到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的发炎反应,导致败血症,甚至出现多重器官衰竭。 (Shutterstock)

败血症会使病人发烧,也有可能让体温降低,病人感觉全身发冷,且心跳及呼吸增加、血压降低、皮肤变得苍白。血液检查中,白血球数量可能呈现过高或过低。情绪容易变得焦虑、躁动,抑或是持续昏睡。

若血压下降到达无法提供足够血液给身体器官的程度,就会导致心、肺、肝、肾、脑等无法维持稳定的工作状态,甚至出现多重器官衰竭。

最后,若透过大量输液后仍无法提升血压,就有可能导致“败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0到40%,是非常危急的情况。

台湾目前唯一因感染中共肺炎而死亡的案例,在2月15日晚间因肺炎合并败血症死亡。这位病人有B型肝炎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原本就有相关的慢性疾病史,较容易产生并发症。比如糖尿病、慢性心脏疾病患者、慢性肾衰竭以及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因此,慢性疾病患者面对中共病毒,除了采取一般防疫措施外,更应遵照医嘱以控制好相关疾病,才能降低感染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April 2, 2020 / by / in
封城有效吗?同是封城 意大利和中国不一样?

在中共肺炎(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侵袭全球超过110国家、感染至少13万人并夺走至少四千九百多人的宝贵生命后,世界卫生组织(WHO)终于在3月11日宣布疫情已成全球“大流行”,并预期将进一步扩散。在所有国家中,感染严重的中国和意大利,都采取了“封城”措施。而这两个国家的封城,有何不同之处?是否能达到防疫效果?

民主国家做不到的“中国式封城”

截至3月13日,意大利境内确诊中共肺炎的人数超过15000例,逾1000人死亡,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意大利效仿中国封城,仍无法阻止疫情扩散,迫使意大利总理宣布自3月10日起,封城范围扩至全国。

封城、封国,真的有用吗?前嘉义荣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崇兰诊所院长蔡宗宏表示,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封城是必要的。把区域切成许多小块较好管理,人群彼此隔开一段时间后,病毒自然难以传开。

然而,湖北省所采取的封城模式,却和民主国家所指的封城情况不同:许多地区强硬的封村、封路、封楼,甚至封户,民众不能进也不能出;网上曝出大量住家大门被木板钉死或铁链封堵住的照片或视频;局部地区还出现限时断网、抓人等极端现象。

在没有民生配套措施下,湖北市民的基本生活受到人性层面的冲击。许多民众不是染病而死,而是以其它方式离世。湖北一名16岁脑性麻痹儿在家人遭到强制隔离后,饿死在家中。

更可怕的是“封口”。来自武汉的张尹说,在中国大陆,发任何“疫情敏感信息”都可能被迅速删贴、封号、警告,甚至求救都会被当成造谣,使大量急需帮助的普通国民或病人无从发声。 “我朋友在网上帮感染)中共肺炎(武汉肺炎)的亲人发求救讯息,微信被封号。如今,她爷爷已经过世,父亲托关系住院,现在在重症监护。”

蔡宗宏形容,中国政府的做法,“很像用个铁桶把你围起来,让人在里面自生自灭,外面的人不知道你是死是活。”他指出,“这在民主国家,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有中共或朝鲜这种极权国家才有可能办到。”


中国所采取的封城模式,却和民主国家所指的封城情况不同。 (HECTOR RETAMAL/Getty Images)

相反,意大利由于属民主国家,采软性封锁,以公民自律为基础,人民的生活仍有一定的自由。意大利政府目前要求全数禁止所有公众集会,各级学校关闭时间延长至4月3日。除食品店与药局,全国所有商店,包含酒吧、Pub、餐厅、理发厅与食堂全数关闭,剩外送到府服务可继续。

在米兰生活的台湾人陶品熙于3月11日在脸书介绍意大利的情况,她说,意大利的“封国”像是短期限的限制出境,政府鼓励大家“能待在家里,就待在家里”,若因故或重大急事需要出城,则必须申请外出单。人民的基本生活也维持不变,可外出工作或购买生活用品,市区内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仍正常运作。

当疫情严重至有封城必要时,蔡宗宏指出,除了人民要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也要全面规划。他以湖北脑性麻痹儿被活活饿死为例,当父母被隔离,要确保有人为小孩送饭、有人带小孩上下学,“像打仗要有后备,要有人去照顾人们的生活起居”。

在甚至有封楼必要的情况下,政府还要教导民众如何做好隔离、用漂白水消毒等措施,而不是封锁后就一劳永逸。蔡宗宏举例,住院病人用过的纸尿裤算感染废弃物,医院要统一烧掉。台湾当局统一隔离从大陆返台的上百名台商时,厨余依感染控制高标准处理,排泄物也由环保人员送到指定场所单独处理。

不透明下难以评估的疫情高峰

当中共肺炎持续在全球多个国家爆发之际,中国的确诊病例却明显减少。中共卫健委3月12日宣称,“中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现在局势似乎发生逆转,中国反过来要帮其它国家防疫。意大利向中国请求支援,中国外交部发声明表示,中方愿意派出医疗小组赴意协助抗疫,更称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迪马约(Luigi Di Maio)说“意国要密切关注和学习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

菲律宾总统杜特蒂也提到,有收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信,表示愿意帮助。

中国的封城真的起到效果、国内疫情真的受到控制了吗?

前台北荣民总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尚文诊所感染科医师郑元瑜指出,因中国的资讯不透明,有没有效很难评估。他认为武汉目前的状况有3种可能性:

1. 疫情还在严重阶段。

2. 疫情已让大量人口感染,例如70%,但其中5%~10%已死亡,剩下的人都产生抗体,表面上呈现出医院病人开始减少的现象。

3. 因严格管制小区人口流动,疫情受到一定控制。

郑元瑜表示,真实情况到底是哪一种,目前无法证明。但如果中国政府的防疫真的有效,就不用如此严厉限制言论自由,“因为有效的防疫会自然在社会上得到许多赞扬,可接受公评”。

蔡宗宏认为,对于意大利或其它国家,对疫情应该有超前布署,不应让它走到封城那一步,“因为医疗能量(有限),一下爆那么多病例就没办法应对”。


蔡宗宏认为,对于意大利或其它国家,对疫情应该有超前布署,不应让它走到封城那一步。 (ANDREAS SOLARO/Getty Images)

包括美国乔治敦大学传染病专家丹尼尔‧卢西(Daniel Lucey)在内的多位学者推估,中共肺炎可能最早于去年11月至12月初出现,甚至在当时中国专家已知道此病可人传人,但中共当局直至12月30日因网络流出有关疫情的红头文件,才在隔日发布第1则疫情通报。期间,多人因“传谣”被抓捕,因在微信群发表疫情信息、遭当局“训诫”的医生李文亮,最后也感染中共肺炎去世。而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日前接受陆媒采访、谈到发现疫情时被严厉警告及封口的专访文章,也被中共当局全网封杀。

中国政府在国内外都隐瞒消息,WHO亦多次为其防疫政策做保证,要人们别反应过度。但随着多位国际名人相继染病,WHO秘书长谭德塞的祖国衣索比亚也沦陷,出现中共肺炎首例,不禁让人疑问:疫情还会在全球恶化多久?

台湾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在3月13日记者会上指出,有外国使节代表询问他疫情何时到达高峰。他直言,目前只有中共和WHO有条件评估疫情何时会到达高峰,但中共说的大家都不相信;而WHO的专家和国际资料最齐全,却从来都不讲话,因此根本无从评估疫情实况。

April 2, 2020 / by / in
胸痛 -4个特征揭严重疾病征兆

胸痛时常困扰着我们从小至老,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胸痛的经历,但有的人不以为意,觉得忍忍就过去了。但是,胸痛却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征兆。

胸痛的“痛”有2种

发生在胸廓与胸腔部位的疼痛,我们都统称为胸痛。从人体的结构上来说,胸痛可以大略分为源自胸壁表层的疼痛,与源自胸壁内部深层脏器的疼痛两大类。

● 源自胸壁的疼痛

这种疼痛可能是因胸壁表层的皮肤或骨骼、肌肉发生病变所造成。疼痛的感觉是由病变部位的痛觉神经向神经中枢报告,才感觉得到疼痛,所以疼痛的部位通常与发生病变的部位一致。

例如发生在胸壁表皮的伤口、肋软骨炎、胸部肌肉拉伤,或是胸壁上长出带状疱疹等。不过,在带状疱疹发作的初期,有时候也只有感觉到胸壁的某部位在疼痛,却看不见皮肤上有任何异样,等痛了几天之后,疹子才长了出来,所以偶尔也会延迟诊断或被误诊。

● 源自深层脏器的疼痛

胸壁里面含有心脏、血管、肺部、食道等器官,疼痛的感觉会经由较为复杂的神经传导路径转向神经中枢报告,所以常常会发生误解。因为,感觉到疼痛的部位,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发生病变的部位。

例如心肌发生缺氧、心脏血管发生梗塞的人,常常会觉得所出现的症状是肩膀在酸。

胸痛时,应该注意4个特征

当发生胸痛时,也要注意到痛觉以外的其他特性,例如疼痛的性质、一次疼痛多少时间等,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简单地说,出现胸痛的症状时,可以先想想以下几个特征:

1. 疼痛的性质

胸痛会随着个人的疼痛感受程度、定义与忍耐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描述。再加上如果具有某种神经病变(例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时,这些人对于疼痛的感觉会比较迟钝,虽然觉得只是轻微的胸痛,但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氧。

胸痛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胸骨下方感觉有重物压着,或者是感到轻微的胸闷:可能是一般典型的心绞痛。几种:

不见得会有感觉,或只有模糊的胸痛与偶尔心悸:例如上述之二尖瓣脱垂引起的胸痛。

胸骨底下有热热的、灼热痛的感觉:俗称的火烧心,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所引起。

肋膜部位好像有刀子在割一般的剧痛:有可能是肺部血管栓塞所致。

胸壁严重撕裂性疼痛的感觉:可能是主动脉剥离,这是相当严重的状况。

2. 疼痛发作的时间

一般的肺部血管栓塞,或者是自发性气胸,大多数会无缘无故突然感觉胸痛,甚至是在休息时候发生。

如果是心绞痛跟心肌梗塞等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病人,通常是先有渐进性地发作,之后在吃完饭后、紧张(包括生气)、运动中,或是在遇到冷空气的时候才突然发作。心绞痛发作一般会持续胸痛2到10分钟就稍微缓和,心肌梗塞则可能会痛超过30分钟而不停止。

3. 有无其它症状

如果是火烧心般的胸痛,加上会从嘴巴溢出酸水来,一般是胃食道逆流。

如果胸痛伴随咳嗽、发烧等症状,可能是发生肺炎了。

如果胸痛加上咳血、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可能是肺部有血管发生栓塞。

如果是胸痛合并在皮肤表面上出现水泡样的皮肤病变,可能就是带状疱疹。

4. 有无加重或缓解因素

胸痛时如果吃一点东西会减轻症状,可能就是胃溃疡发作。

如果是吃了油性大餐后才发生胸背酸痛,那可能是胆道的疾病,例如胆结石、胆囊发炎等。

如果是用力呼吸或用力咳嗽时会使胸痛更痛,那可能是气胸、心包膜炎、肋膜疼痛(肋膜积水等所引起),或是胸壁的骨骼、肌肉病变。

胸痛的诊断方法

中高龄朋友如果出现胸痛,可能代表身体已经出现危险,必须立即就医,看看是否为上述健康问题的征兆。除了立即进行心电图与胸部X光摄影检查之外,如果怀疑是心脏的问题,应进一步考虑是否要进行心脏超音波与心肌灌注摄影检查,甚至是心导管检查。

上述的标准流程必须在30分钟到60分钟内完成,因为抢救生命是越快、越准越好。

April 2, 2020 / by / in
80%疾病都和脊椎有关?一动作看出脊椎问题

一个人脊椎出了毛病,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大健康威胁,感觉全身都受了影响。心律不整、中风、更年期症候群、记忆力衰退,都可能和脊椎问题有关,但脊椎病不一定有疼痛等明显症状。

一个简单动作,看你有没有脊椎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脊椎的位置和重要性,却少有人知道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很寻常的动作都会伤害到脊椎。我们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

将头轻轻向后仰,然后尽最大可能向左转,之后再向右转,再向左转,此时是否听到颈椎处发出“卡卡”的声音?转动时是否能明显感觉到酸疼和僵硬?

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这就说明脊椎已经在对身体发出警告。

脊椎疾病不一定有疼痛等“明显症状”

不要以为脊椎的问题是年纪大了才会出现。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愈来愈多人30岁以前就出现脊椎问题。因为长期久坐、使用电脑和办公姿势不正确,慢性伤害了脊椎。脊椎相关疾病已经从老年人以及体力劳动者的专属疾病,成为一般上班族常见问题。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脊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藏有全身最重要的中枢神经,再加上其S形的造型很像是一条龙,因此脊椎又被称为“龙骨”,是支撑全身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部分。如果脊椎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造成全身性的疾病。

平时很难察觉到脊椎的任何问题,因为脊椎疾病不是以简单的疼痛等“明显症状”来提醒患者。

脊椎歪曲即使只是初期,也会引起站坐卧走的姿势不良。若出现更严重的错位或者歪曲,就有可能会挤压到内脏,轻则出现内脏功能失调,重则有可能造成内脏破损。如果长期忽视,会加速内脏衰退的速度,脊椎也会加速自身的歪曲和退化。过度肥胖也会对脊椎的软组织造成损坏,且有些损坏是永久性的。

中医认为,脊椎歪曲会阻塞人体上经络和穴道,最直接的表现便是气血失调,大大降低内脏的自我修复功能。若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受挤压,会导致膀胱经堵塞,膀胱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排毒系统,若阻塞,会导致大量毒素瘀积在体内无法及时排出,使内脏功能紊乱,导致身体乏力和免疫力低下,甚至进一步引发胃溃疡、高血压以及心律不整等疾病。

以西医解剖学的观点来看,脊椎出问题会降低人体潜能的发挥程度。轻则出现脊椎骨的滑脱、磨损、关节长骨刺、骨质疏松、脊椎僵直变形、腰膝酸软、行步无力等情况;重则压迫神经系统,进一步影响到内脏。椎间盘突出、骨刺等常见疾病,都是因为脊椎问题。

如果感觉到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中,或者经常身体酸痛却没有明显病因,就有可能是脊椎问题。

 脊椎出毛病,身体各方面都会受影响

人的脊椎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颈椎、胸椎和腰椎。不同位置有不同问题。由脊椎引发的疾病不可计数,人体绝大多数器官都是受到脊髓神经支配,一旦脊椎出现问题,首先受损的就是脊髓神经,进而导致身体的各个方面出现不良回馈。

颈椎若有问题,会出现中风、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肩颈酸痛、上肢酸麻无力及冰凉等症状。这是因为颈椎错位会压迫到椎动脉,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大脑缺氧。轻则出现头晕、头痛和失眠的症状,重则有可能危及生命。肩周炎、腕隧道症候群等手部和肩部的问题,也多和颈椎有关。

如果是胸椎出现问题,会影响到心、肝、肺、胃、胆囊和胰脏等内脏功能,女性的乳房问题也多源于此,患者多会感觉胸闷气短、易受风寒、疲倦乏力、消化不良、血糖控制不良等,都是些常见却也极易忽略的症状。更常见的支气管炎、感冒,也可能和胸椎问题密不可分。

如果是腰椎有问题,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腰酸背痛、筋膜炎、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椎间盘突出、更年期症候群、内分泌失调等。许多妇科疾病都与腰椎问题有关。如果腰椎错位情况特别严重,很可能导致瘫痪。

如果脊椎出现问题,不仅是脏器会受到影响,患者还会有情绪方面的困扰。而这是比身体上病灶更让人无处着手的问题。

因此可以说,人体80%的疾病,追根溯源都有可能和脊椎的问题有关。想要健康,首要任务便是保护好人体的这个“大支柱”。

April 2, 2020 / by / in
感染中共肺炎 有三种较常见的症状反应

就目前而言,感染了中共肺炎(俗称武汉肺炎、新冠肺炎)以后,病人有三种较常见的症状反应。

一、常见反应:咳嗽、发烧

感染中共病毒后,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免疫功能开始起作用,吞噬病毒,然后身体产生抗体。

在这个过程中,病人会产生发烧、咳嗽、咳痰、肌肉疼痛、疲劳等症状。这些都是正常的免疫反应。

笔者认为,这类病人最好的养病方法,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待在家里,大量喝水、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营养素、微量元素,好好休息。如果医生认为需要到医院治疗,就遵照医嘱去医院。

在这时候,病人需要保护自己的正常免疫功能,大多数人免疫功能是好的,生存下来没有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过度紧张、恐惧、情绪激动。这会让你的免疫力低下。所以,我对国内一些处理方式觉得非常不妥,比如把感染者的门封住,搞得人心惶惶。

政府应该协助民众在家里安心修养,定期提供价格合理的食物、水,定期去访查,帮他们补充生活所需,这样才是解决之道。

如果像大陆现在的作法,把病人全放到方舱医院里去,在那样的环境里让人们互相感染、互相影响,完全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特别是睡眠,在方舱医院怎么可能睡得好呢?那么对他的免疫力会带来很大的损害,这种情况下,本来能够抗过去、活下来的病人,反而会出现问题。


把病人放到方舱医院里去,容易使人互相感染,且不利于保持良好的休息。 (STR/Getty Images)

二、最严重反应:短期内高烧、呼吸困难

最严重的反应,就是病人感染后在短期内就开始高烧,出现心肌炎症,肺部完全被痰液淹没,呼吸困难。

病人之所以产生这种激烈症状,多是因为免疫功能不正常,确切的说是“超常发挥”,反应过度。

在这个过程中,病人体内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发生“细胞因子风暴”。而细胞因子在跟病毒战斗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

自由基和细胞因子,实际上是能杀死病毒、保护身体的。但是如果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就会造成组织损伤。也有人把它叫做“自由基风暴”。两个风暴结合在一起,就造成病人出现这样的状态。

像之前一位医生夏思思,才29岁,她去世前有一张躺在病床上的照片,照片中显示她的气管是切开的。其实气管切开的治疗方法,对这种病人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呢?因为病人不是因为气管不通气才呼吸困难,而是肺泡被痰液占据,不能够“交换氧气”,所以给她插管、输氧,都起不到治疗作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痰抽出来。这种情况下的病人,是很难救治的。

那这种病人如何救?在理想状态下,笔者认为有三种方法或许有些作用。方法一,就是进行短期、大剂量的激素冲击疗法,抑制身体过度的免疫反应。方法二,用大剂量的抗病毒药,控制免疫反应、杀伤病毒。方法三,静脉输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C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

在中国大陆,有很多此次疫情中过世的医生,生前在大医院工作,他们应该有相对好的医疗条件、就近的医疗环境,马上就能得到救治,而且这些医生年纪都不大,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但结果却没能抢救过来。可想而知,普通的老百姓有了这样的反应,他们几乎没有生存的希望。

三、无症状感染者

还有一种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这类人事实上感染程度不严重,自身的免疫功能也还可以,基本上能够把病毒控制住,所以没有明显症状。这种病人面临的问题在于,他本人觉得自己没有症状,所以不会注意保健自己的身体,也可能不注意保护别人。

笔者建议,在现在的中共肺炎大流行时期,每个人无论有无感染,都要对自己的免疫功能加以保护,并做好相应的防疫措施,这样既利己也不害人。

作者简介:

杨景端,美国宾州杨氏整合医学中心创始人及医学主任、亚利桑那大学整合医学中心教授、美国临床针灸学院主席。出身中医世家,中西医双修,曾多次受邀在哈佛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贝勒医学院、美国精神病学年会做专题演讲。

April 2, 2020 / by / in
欧洲病毒学家专访 揭中共肺炎病毒被忽略的六大特点

欧洲病毒学专家董宇红博士3月16日接受大纪元专访时表示,从流行病学上看,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传播力很强,一个月内肆虐湖北武汉,两个月传播全球,疫情传播速度极快。在防治上防不胜防,体现出极大的难度。因此被美国流行病学家埃里克·费格-丁(Eric Feigl-Ding)博士称为热核级(thermonuclear)的瘟疫。

董宇红分析了迄今该病毒感染的各种迹象,归纳出此病毒需关注的六大特点,包括潜伏期可能长达37天、病人用过的纸钞也可能传播病毒、病人痊愈后可能继续带有病毒等,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特点,提供读者参考防范。以下根据董宇红采访内容整理。

一、有无症状的带原者,自己身上有病毒也不知道

一般传染病在没有症状的时候(潜伏期)是不会传播病毒,可是中共病毒在无症状时期,也可传播。比如说,有些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前往医院就诊,在验血、筛检时才意外被发现感染了中共病毒,但此前该病人却没有任何感染症状。

目前,中共病毒确诊的人数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至于,真正的带毒者数量有多大?这个是大家谁也不愿面对,也没有能力面对的问题。

二、潜伏期可能长达37天,隔离期难以界定

医学界一般界定传染病的隔离期,主要根据病毒的潜伏期而定。一般的病毒性传染疾病常见的潜伏时间是14天,因此目前全世界多数国家采取14天隔离期,即是根据常见的14天潜伏期而定。

但根据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3月11日发表的一篇报告,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共病毒在患者体内存活的潜伏时间中位数大概是20天,在某些患者身上什至可长达37天。

这个研究成果似乎暗示,我们也许需要更长时间的隔离,而更长时间的隔离也可能会带来全球公共卫生政策的变化。

如果以原先的14天隔离期来看,14天相较于37天,两者相差甚多。可能有病人因为隔离期不够,所以产生了潜在传播风险,也可能发生14天解除隔离后才发病的案例,这是加强了该疾病难以防控的第二个原因。

三、漏检率很高

目前中共病毒的核酸阳性检验的检出率只有40~50%。有一项调查研究,根据某机场发烧病人进行检测,发现患者检测出阳性的比率只有50%,所以通过核酸检测阳性率筛查检出比率偏低。

而且一般病人是有发烧症状才会去检验病毒,但在有症状的中共肺炎病人中,阳性率又只有50%。这样一来,漏诊率就相当的高,也造成了实际带病毒的病人,可能比率上会相当大。

四、传播方式多样

中共病毒传播方式非常复杂多样。我们最早认为中共肺炎是一个呼吸道传播的病毒,可是实际上除了飞沫传染之外,它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

例如,密切接触的传播,包括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品,例如共用餐具、共用物品,或用了中共肺炎病人用过的物品及用具,例如洗漱用品、厕具洁具等,这些物品上都可能有很多病毒残留。

另外,如中共肺炎病人摸过的纸钞会在市面上流通,就可能在流转中传播给接触到的别人,这类因素也造成该病毒防控上更加防不胜防。

五、症状痊愈后仍可能带有病毒,甚至复发,趋向慢性化

从中共肺炎病人尸检结果发现,病毒不只损害肺脏,还损害病人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且病人症状痊愈之后仍然可能带有病毒,此时仍具有传播性,甚至疾病还会复发,趋向慢性化。

也就是说,病人虽然表面没有症状了,但是他仍然是慢性带原者。这造成了防控上的困难,也造成医学上很难定义什么叫做真正的“治愈”。若以表面上急性症状的缓解作为治愈的判别,则并不代表病毒真正的从病人体内永久的清除。

六、出院标准该如何判定?仍难定义

目前在中国大陆,中共肺炎病人出院的标准订定得很宽松,也许有些病人没有完全治好便出院了。例如有病人的胸部X光片上肺浸润改善,症状也改善,但是他的核酸试纸没有达到真正的三次检验阴性,或没有足够有效的证据,证明病毒真的完全不存在了,只是基于各种理由便让病人出院。

如此一来实际上带有病毒的病人又回到社区,进一步增加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为下一次疫情爆发造成隐忧。

董宇红,北京医科大学的医学学士、北京大学传染病学博士,曾任职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17年的抗病毒研究和临床经验。她曾于世界三大药厂诺华制药研发部门工作,现任职于瑞士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科学官。

April 2, 2020 / by / in
组图-有效防范病毒 正确脱戴手套才能避免传染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COVID-19)疫情仍持续延烧,除了口罩外,戴手套也是防护方法之一。

曾经演过《第一滴血》的好莱坞动作巨星席维斯·史特龙(Sylvester Stallone),在购物时被发现手上戴着乳胶手套,似乎对于防疫工作相当谨慎。而在伊朗的一位台湾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当地口罩短缺,价格也跟着飙涨,因此多数伊朗人选择戴抛弃式手套来防疫。

但是,什么材质的手套才有防疫效果呢?而手套对民众来说是必要的防疫用品吗?

常见手套有五种 防水材质才有防疫效果

若要有效防范病毒,以具有防水性的手套为佳。

“只要是能防水及较不易破的手套,都能用于接触高危险感染分泌物的情况”,药师廖伟呈说,“因为防水的材质就能隔绝主要的传染涂径——飞沫。 ”

常见的手套包含户外手套、防风手套、一次性塑胶手套、居家清洁手套以及医用手套。其中户外手套与防风手套通常无防水效果,因此并没有阻绝感染源的效果,而其它三种手套的防疫效果各有不同。

一次性塑胶手套虽然有防水作用,但是却非常容易破损。 (Shutterstock)

一次性塑胶手套虽然有防水作用,但是却非常容易破损。质地较厚的清洁手套也有防水效果,且较不容易破损,可以预防手部沾染病毒,但使用清洁手套来防疫时,必须注意每天彻底清洁干净,避免手套角落藏有病毒。

医用手套最能有效预防病毒感染,但必须每天更换,不可重复使用。

戴手套防接触传染 注意勤更换

小儿外科医师Dr. TingTing曾在部落格撰文表示,医生使用医用手套的目的,在于避免交互感染。而许多疾病都是经由接触传染,病原体通过各种分泌物、唾液、血液、体液⋯⋯在不同宿主之间传递。

手套一旦碰到病人身体,就有可能沾到这些传染源,因此碰过病人的手套被视为是“脏的”。这副手套不可以再碰其它东西,当然也不可以戴着再去碰下一个病人。

“当医生做完检查后要打病历时,必须先把手套脱掉。”Dr. TingTing举例,如果在给病人做检查的中途,需要拿纱布或棉棒,也得换一次手套,或是请护理师协助传递物品,“不可以用脏手套再拿东西,否则会让其它东西也变成脏的。”

正确戴脱戴手套 才能有效防疫

若到了有传染风险的场合,例如医院,或容易触碰门把、电扶梯的扶手等较多人摸过的地方,可以考虑戴上手套保护自己。而穿脱手套时,也应该遵循正确步骤。

1. 戴手套前,应先洗手;当触摸过高风险的物品后,在触碰脸部或干净物品前,应将手套脱下。

2. 脱手套时,一手先抓住另一手有手套盖住的部位,不要触碰到皮肤,然后脱下。接下来以脱下手套的手,从另一手的手腕处,用由内向外翻的方式移除手套,并丢弃至专收污染物的垃圾桶,然后再洗手一次。


脱手套时,应从内向外翻脱,避免病毒碰处皮肤。戴前脱后都要洗手。 (Shutterstock)

手套非主要防疫方式 勤洗手才是关键

但是,戴手套防疫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廖伟呈认为,对于居家隔离者的家属,才会建议要考虑使用手套。

Dr. TingTing也提醒,一般人没有正确的无菌概念跟习惯,戴着手套摸了带有病毒的表面,再触摸干净的物体(例如没污染的电梯按钮、家中门把),一样造成病毒传播。

在医疗场所,手套都是用完就丢,不会再次消毒。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会浪费资源,因此以公卫的角度才会建议一般民众多洗手,而非戴手套。

“冠状病毒不会通过手部接触感染,强调勤洗手是为了避免沾附病毒的手再碰触口眼鼻等黏膜处,造成感染。”Dr. TingTing说,“换句话说,就算戴了手套,如果没脱手套就揉眼睛、碰嘴巴,并不能降低感染风险。”

注:新冠状病毒,也称武汉肺炎病毒,大纪元认为叫“中共病毒”更准确。因该病毒来自中共统治下的中国,更因中共掩盖疫情导致病毒向全世界扩散,并造成全球大流行。

April 2, 2020 / by / in
白、绿花椰菜各有突出营养 一同吃出防护力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COVID-19)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疫期间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之外,还可多吃花椰菜、青花菜等对呼吸道的保健有直接好处的蔬菜。

白、绿花椰菜各有突出营养 一同吃出防护力

花椰菜(又称菜花、白花椰菜)和青花菜(又称西兰花、绿花椰菜)两者皆属十字花科蔬菜,外观、产地和产季都很相近。

“营养师的餐桌”顾问营养师梁家玮介绍,从营养方面来看,这两种蔬菜的维他命A、C、E都很高,且皆属高钾食物,也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两者热量均低,每100公克有25至30大卡。

但是,花椰菜比青花菜含有更多的类黄酮,类黄酮是很强的抗氧化剂。而青花菜的萝卜硫素、β-胡萝卜素、花青素、叶黄素等养分,含量远超过花椰菜。

在这些营养素中,有几种尤其能在疫情中帮助提升免疫力、保养呼吸道及肺部:

花椰菜的类黄酮,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提升免疫力。 (Shutterstock)

● 类黄酮

梁家玮指出,花椰菜和青花菜的多酚类、花青素跟维他命C都可提高免疫力,特别是花椰菜的类黄酮,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提升免疫力很有帮助。

医学期刊《营养学进展》(Advances in Nutrition)在2016年发表研究指出,每天补充0.2到1.2克的类黄酮补充剂,可降低33%的上呼吸道感染率,使感冒的人请病假的时间缩短了40%。

花椰菜每100克中,就有5~10毫克类黄酮,算是蔬菜中类黄酮含量的佼佼者。梁家玮补充,蔬菜里含类黄酮最高的是洋葱,每100克就有50毫克。

● 萝卜硫素

青花菜的萝卜硫素是抗氧化的植化素,能活化免疫细胞及保护呼吸道。 《临床免疫期刊》(Clinical Immunology)2009年发表一项研究显示,萝卜硫素有助于对抗呼吸道发炎的疾病,例如气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肺阻塞(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

研究指出,萝卜硫素可触发气管增加抗氧化酵素,来对抗每天吸入的受污染空气、花粉、引擎排出废气、香烟等所产生自由基的伤害。参与实验的人并未因食用青花菜而产生严重副作用,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减缓因自由基造成发炎反应的安全方式。

● β-胡萝卜素

呼吸道黏膜可说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台北荣民总医院营养部刊文指出,β-胡萝卜素在身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有利于增强上皮组织(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睛的黏膜和皮肤等)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 维生素C

除了有助提升免疫力外,维生素C还可维持细胞膜及呼吸道黏膜组织的完整。另外,肺部的结缔组织多是由胶原蛋白组成,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过去已有许多研究指出,摄取维生素C对肺部健康有益。 《过敏,哮喘和临床免疫学》(Allergy, Asthma & Clinical Immunology)2014年刊登研究指出,维生素C的摄取与肺部健康存在正相关性,特别是可改善运动引起的支气管收缩(EIB,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

● 膳食纤维

《英国营养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19年发表一项研究发现,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与较佳的肺功能有显着相关性。另外,当膳食纤维摄取不足时,会影响免疫功能,特别是过敏和气喘。

要仅仅从吃花椰菜、青花菜达到明显护肺效果,要吃非常大量才有效,但并不实际。在防疫时期,梁家玮认为,日常饮食可多注重补充这类十字花科蔬菜,让保养呼吸道成为饮食均衡的支撑立基点。

保留营养素 烹煮时间是重点

烹煮食物的过程中,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多少会因加热而递减。但一般川烫或快炒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是要避免高温油炸或长时间高温焖煮,这两种方式都易使营养素流失更多。

但梁家玮强调,疫情期间将食物煮熟食用,其重要性会高于为了摄取较多营养素而吃生食。

花椰菜和青花菜中除了花青素、维生素C易因烹煮而流失,其它营养较不受高温影响。 (Shutterstock)

花椰菜和青花菜的营养素中,除了花青素、维生素C对热敏感,易因烹煮而流失外,其它营养成分较不受高温影响。

梁家玮分享她平常料理花椰菜和青花菜的作法:

1. 水烧开后,放入花椰菜(或青花菜)川烫,水滚1到2分钟后捞起。

2. 倒一点川烫的汤汁和适量的红葱酱拌匀,淋到菜上即可食用。

梁家玮进一步表示,叶菜类只要洗干净,川烫约30秒至1分钟即可食用。花椰菜这类较硬且扎实的蔬菜,可以水滚1至2分钟为佳。

花椰菜和青花菜的含钾量都很高,钾有助维持血压。但在川烫时,钾会流到汤汁里,因此,最好不要把菜沥干,留一点川烫的汤汁,拌上红葱酱,或是在夏天时拌水果醋酱,在淋到菜上。梁家玮提醒,拌酱汁时要留意别太咸,以免摄取过多的钠;家里若有需要限钾的肾脏疾病患者,也不适合加入川烫的汤汁。

April 1, 2020 / by / in
纾解压力和焦虑 4步自制天然舒眠喷雾

广藿香、乳香、快乐鼠尾草、纯正薰衣草和罗马洋甘菊精油,可以纾解压力和焦虑,使人更平静,帮助睡眠。(大约1杯的分量)

舒眠喷雾瓶

配方:

5滴快乐鼠尾草精油

2滴乳香精油

15滴纯正薰衣草精油

2滴广藿香精油

10滴罗马洋甘菊精油

1杯水

作法:

1.拿一罐喷雾瓶,混合快乐鼠尾草,乳香,纯正薰衣草,广藿香和罗马洋甘菊精油,至少让这款复方精油静置一小时。

2.加水,锁紧瓶盖,每次使用前再摇一摇。

3.上床之前,先在卧房喷一下喷雾,由于气味不会太浓烈,想喷多少就喷多少,造成出宜人的位移。让自己放松深呼吸,完成睡前该做的事情。

4.将舒眠喷雾保存在阴凉处。

秘诀:如果少一堆,两种材料,还是可以制作类似的舒眠喷雾,也可以添加一点自己喜爱的精油,调配属于自己的香气。

April 1, 2020 / by / in